嘉靖皇帝的剧照(历史上的大明嘉靖皇帝,是否真如《锦衣之下》中的皇帝那样昏庸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大明嘉靖皇帝,是否真如《锦衣之下》中的皇帝那样昏庸

历史上的他分两个时期,前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到后期宠信求仙问道,任用奸佞,朝政腐败

一、天上掉下个皇位

嘉靖皇帝是继承了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正德十六年,整天喜欢往皇宫外跑的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为无子嗣可以继承大统,于是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决定由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武宗皇位。就此,朱厚熜成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年号嘉靖,后世便称他为嘉靖帝。

嘉靖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久的皇帝。朱厚熜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他是兴献王朱祐杬次子。兴献王在朱厚熜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读诗。后来在兴献王的指导下学习古籍,通晓《孝经》、《大学》懂得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朱厚熜成为嘉靖帝后,遵守孝道。且性格执拗的他,不顾朝臣反对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这场历时三年多的“大朝议”算是以嘉靖帝的胜利告终了。

二、为政表现

嘉靖帝在位期间,十分勤政,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不仅如此,还在书法和文辞修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后期,他虽然喜好道教,甚至还不上朝让太子监国,但他善于驾驭朝政,所谓帝王心术,被他玩的溜溜的,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仍旧被他牢牢掌控。

嘉靖帝在位期间的作为,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他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但其实嘉庆统治晚期,朝政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等各种问题。

明代最有权势的锦衣卫首领陆炳,敢抗旨不尊,为何还能得善终并保全家

作为明朝历史上极少数能够善终的锦衣卫部门领导,陆炳的人生充满了传奇。锦衣卫作为明朝皇帝的鹰犬,他们的任务就是潜行在黑暗之中,为明朝皇帝带来想要的信息,同时也为他们做一些不方便出手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一般都很难善终。

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执掌锦衣卫的陆炳,能够在他在这样的职务当中得以善终,除了他当年对嘉靖皇帝有救命之恩,更重要的是陆炳其人一直支持嘉靖皇帝,而且他还救过很多当朝名臣,在朝臣当中的名声相当不错,以致于抗旨不尊的他,不仅得以善终还保全了自己的家族。

(陆炳画像)

陆炳的母亲是嘉靖皇帝的乳母,年幼的陆炳和嘉靖皇帝感情深厚。

明朝嘉靖皇帝作为兴献王的儿子,出生于湖北安陆兴王府内。而陆炳的母亲作为嘉靖皇帝的乳母,两人的年纪差距并不大。陆炳从小跟随自己的母亲出入宫禁,也得以有机会,和当时还没有当皇帝的嘉靖相识并成为了小伙伴。

(年幼时陆炳和嘉靖皇帝剧照)

在当时的正德16年,也就是公元1521年,朱厚照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才有了嘉靖成为皇帝的机会。而此时的陆炳,仍然寂寂无名。不过他在自己发小的照顾之下,为锦衣卫舍人,有一个可以读书成才的机会。他在嘉靖11年中了武进士,得到了锦衣卫副千户的职位。

在这段时间里,陆炳去边疆锻炼的时候跟蒙古人硬杠,杀过人。更重要的是,在嘉靖皇帝深陷火场的时候,冲入火场,将嘉靖皇帝背了出来。这种过命的交情,让嘉靖皇帝对陆炳极为宽容,但陆炳却没有依仗圣恩,肆意妄为。

(陆炳剧照)

陆炳执掌锦衣卫并未祸害朝堂,反而保护了兵部尚书聂豹和礼部尚书徐阶等诸多当朝名臣。

陆炳做事相当谨慎,虽然他在锦衣卫当差,甚至执掌锦衣卫多年。但他并没有染上那种皇家鹰犬的毛病,反而一直尝试,在嘉靖皇帝和众大臣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因为嘉靖皇帝对于朝臣缺乏信任感,也有很多大臣觉得嘉靖皇帝并不靠谱。所以在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和当朝大臣之间发生了数次冲突,引发了极为不好的政治影响。

(陆炳剧照)

陆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帮助自己的发小,缓和与群臣之间的矛盾。所以他在忠诚于嘉靖皇帝的前提下,通过儿女亲家的身份,与当朝的权臣很小心的往来。在这层政治关系的帮助下,陆炳躲过了朝中的一次次明枪暗箭,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使用了一些手段,曾经的名将俞大猷这个武将,以及当朝的兵部尚书聂豹和礼部尚书徐阶等一大批文人。

这使得陆炳在文臣武将当中都有一定的好人缘,而且他做这些事情也更多的是出于公心,他不希望这些优秀的人才被朝中的政治斗争,彻底埋没甚至肉体毁灭。于大明朝而言,陆炳的这种行为显然是有功劳的。

(陆炳剧照)

陆炳执掌锦衣卫期间的所做作为,让嘉靖皇帝有利地控制了朝廷势力。

嘉靖皇帝从小在湖北长大,所以他到北京继承皇位的时候,对于朝臣和宫内的一众人等都不熟悉,也缺乏安全感。所以当时的张太后允许他带着湖北兴王府内的人,一起进京。作为发小,嘉靖皇帝对陆炳的信任可谓无以复加。

而陆炳也通过多次功劳,奠定了他在嘉靖皇帝心中的地位。加上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帮助嘉靖皇帝稳住朝中局势。在陆炳身上,嘉靖皇帝感觉到了安全感,而作为锦衣卫的掌门人,陆炳面对嘉靖皇帝暴怒之下多次制造的大案,他也通过手段保护了一些人,不使用恶劣手段陷害一人。虽然他出于自保的目的,让曾经的内阁首府夏言和大将军仇鸾两人生死魂消,但这属于典型的不得已而为之。

(陆炳剧照)

结语:

所以这样一个和嘉靖皇帝私交甚好,而且还处处维护嘉靖皇帝名声的好伙伴,嘉靖皇帝也多次将弹劾他的作奏折留中不发。而且因为他保护了诸多文臣武将,不使用特务手段陷害别人,在满朝文武当中获得了好感。

如此情商高超,而且政治手段成熟的锦衣卫掌门人,几乎很难让别人挑出他的错。加上嘉靖皇帝对其多有庇护,死后也极尽哀荣。所以说他的善终并不意外,而嘉靖皇帝在他死后要求重臣朱希孝好好照顾他的家人,也保证了陆炳全族的荣耀。

嘉靖朝的“大礼议”之争详细始末如何不看结果,到底是谁占道理呢

1521年,15岁的朱厚熜是湖北安陆的一个小藩王,没想到有一天有一顶皇帝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小伙子高高兴兴接了圣旨去北京接任皇帝。到了北京紫禁城杨廷和等人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从东华门进宫,不能从大明门进宫,大明门是皇帝走的,东华门是太子走的。这下小伙不满意了,让我做皇帝,怎么能让我走太子的走的宫门,不行我回老家安陆,皇帝不做了。这下张太后和杨廷和妥协了,走大明门就走大明门吧。其实这事按照明朝的规定,朱厚熜是兄终弟及做皇帝的,杨廷和搞了一个过继手续,将朱厚熜先过继给明孝宗做次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弟弟,做皇太子然后再做皇帝,因此才有了上面的一处戏。大礼仪之争”的三个回合。

第一回合

这事实际问题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不想放权,时刻遏制嘉靖皇帝的皇权。在讨论嘉靖皇帝父亲和母亲的地位和称呼时,杨廷和主张嘉靖帝是明孝宗的继子,理应将嘉靖帝的亲生父亲祭祀称呼为皇叔考兴献大王,母亲为兴献王太妃,官员如果有异议,会被贬谪或者调到外地。堂堂一个明朝内阁首辅专注这样的小事,正事不关注,只关注自己手中的权利。

新科进士张璁进谏,应照顾嘉靖皇帝的父子人情,不应该如此,结果导致群臣攻击,被外放到南京为官。杨廷和牢牢控制文官,把持朝政,嘉靖皇帝也无可奈何,被摊派了一对养父母。

硬的不行来软的,嘉靖皇帝请杨廷和入宫喝茶,恭维这位老阁老,又是赏赐,就是希望在自己的父母问题上让步。杨廷和有些飘飘然,自认为拥立有功,礼物照收,变通不行,铁定要权利,遏制皇权。

嘉靖皇帝败,杨廷和胜。(嘉靖帝剧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