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励志成语故事(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

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如下:

1、水滴石穿

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2、立木为信

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东西。

3、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跑去玩,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他很好奇问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在磨针。李白不敢相信,老奶奶就说,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之后李白开始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一为人称诗仙的大家。

4、破釜沉舟

一次楚军在渡过漳河以后,项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经过这一仗,打得秦军再也振作不起来,士气低落。霸王的名字让人闻声丧胆,没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5、悬梁刺股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然而读书读到半夜的时候往往会打瞌睡,为了不因此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每当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6、闻鸡起舞

祖逊和刘琨都是晋代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都希望能为国家出力,千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作乱,祖邀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祖逊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7、勤能补拙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8、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9、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10、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鲁班门前弄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1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2、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13、暗度陈仓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14、约法三章

秦末,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5、一字千金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16、背水一战

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17、多多益善

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18、完璧归赵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19、画龙点睛

南朝梁代著名书画家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梁武帝在金陵建安乐寺。让张僧繇在墙上画龙,他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众人不解,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20、入木三分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21、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22、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23、胸有成竹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