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西游记中提到的兵器刀、枪、剑、戟、斧、毛中毛是什么兵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戟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见兵器,戟杆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在厮杀时可刺可砍,是一种只有绝世武艺的大将,才能纯熟使用的兵器。

方天画戟是因其戟杆上加了彩绘装饰,所以又被称为画杆或描金方天戟,

方天画戟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的叫做青龙戟,双耳的叫做方天戟。方天画戟中国古人将矛和戈功能合二为一的神兵利器。戟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刺扎钩挑,又能砸啄砍剁,确是古代步兵、骑兵交战时使用的利器。

方天画戟在十八般兵器中属于重兵器,它和矛,枪等轻兵器不同。

方天戟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堪称是集轻兵器和重兵器的功能于一身。凡是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是力大灵巧,才能发挥方天画戟的优势,在运用熟练以后,方天画戟即可以和重兵器对抗,如骨朵,锤,镗等比拼力气。同时也可以和轻兵器如矛、枪、刀比拼招式的技巧。因此,方天画戟对它的使用者要求很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使用方天画戟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戟的高手。

诸如“楚霸王”项羽所用的天龙破城戟,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方天画戟,“铁血校尉”典韦的大铁戟,初唐名将李靖、战神薛仁贵,以及大唐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后唐太祖李克用等人,无一不是勇绝当代,猛贯古今的盖世猛将。就连神话名著《西游记》里,雄霸狮驼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金翅大鹏,他所使用的兵器也是方天画戟,金翅大鹏号称《西游记》中第一妖,也只有如来佛祖才能降服他,可见能使戟的绝非凡品。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史称其为“西楚霸王”。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随后凭胯下乌骓马,掌中一枝天龙破城戟,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连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也只是项羽手下的一名执戟郎(就是给项羽扛戟的)。项羽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没有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吕布字奉先,擅长骑射,以武力过人而闻名于世,他是三国时期的二十四猛将之首。

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朋友都知道,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能人辈出,猛将如云,而吕布则是年少英俊,白面无须,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纵横疆场,所向无敌,因此才有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

典韦(?-公元197年),陈留己吾县 (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相貌魁梧,勇猛绝伦,曹操拜典韦为都尉后,让他带领亲兵数百人,守卫中军大帐,曹军中有一句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与吕布所不同的是,他用的是一双青龙大铁戟,更凶猛、更灵活,典韦凭此挤进了三国二十四猛将的前三甲。

薛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名礼,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

薛仁贵天生神力,勇武过人,他所使用的方天画戟,相传是他家的祖传兵器,因为他的六世祖薛安都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用的就是方天画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薛仁贵一身白袍,他手握画戟,冲入高丽军中,所向披靡,后来在高丽,当地人只要说一声,“薛礼来了“,家中小孩马上就止住了哭声,因此,薛仁贵成了高丽人眼中的无敌战神。

西游记中提到的兵器刀、枪、剑、戟、斧、毛中毛是什么兵器

在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中,当孙悟空遇到麻烦时,经常会利用身上的毫毛变化成葫芦、麻雀、小妖或者猴子、老鹰,以帮助他脱离困境。孙悟空还有三根特殊的毛,来历非凡。孙悟空在护驾唐僧西天取经路途上,无比艰险,孙悟空忍不住向观音菩萨叫苦,希望得到帮助。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变!”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你急苦之灾。”可以看出,三根救命毫毛本质上是三片杨柳叶,只不过为了方便孙悟空随身携带,被观音菩萨变做毫毛的样子放在脑后。因此,我们可以把三根救命毫毛看作是杨柳枝的一部分,是观音赠送给孙悟空帮助他紧急脱难的重要法宝。

古人使用的剑和戟,是一样的武器吗分别有什么特点

怎么可能是一种武器,剑和戟的形制都不一样,咋会想一块去呢?

首先说说剑,剑的历史要比戟长,中国人从商代开始就已经使用青铜剑了,虽然没有有效的考古证据,但是根据《礼记·乐礼》的记载,商末有虎贲之士说剑一说,很有可能是商朝末年的高等武士才有装备剑的资格。在这里必须提一句,就是剑和属于匕首的短剑应该有严格的区分,作为剑,长度应该至少在40cm以上,并且双侧开刃,既可以劈砍也可以刺击才能称得上是剑。剑和刀与匕首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和平时期,剑无法作为生产工具被使用,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剑天生就是杀器。

春秋初期,剑的形制与匕首的外貌有了明显的区别。剑已经很明确的出现了有脊双刃的造型,只不过剑脊和剑茎没有分界,结构相对原始。春秋晚期开始,剑出现了格这个结构,不但明显的区分了脊和茎,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敌人的献血流下使得手打滑。

早期的青铜剑因为材质不佳,故而铸剑师们选择从结构上进行弥补,典型的特点就是剑刃并非直线,而是带有一定的弧度,比如越王勾践剑。剑身为八棱体,下宽上细,长度适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折断,并完成一系列的劈砍刺杀动作。
春秋末期之后,见得体型开始偏直细,剑的比重也开始前移,使得剑更适合劈砍。战国末期开始,各国开始盛行细直的长剑,这种长剑可以双手使用,长度在一米以上,特别受到楚国和秦国的热衷。汉代以后铁剑兴起,在步兵之中,长剑的装备还是比较广泛的,甚至演化出了介于刀剑之间的斩马剑,但是最终还是被环首刀取缔。
唐宋之后,剑已经脱离了行伍之间,成为了将官们的装饰品,有所变化的是,剑锋收到印度坎达剑的影响,变成了大钝角。

因为上古时期,剑是高级武士专享的,因此这就为剑演化出了地位尊贵的象征属性,与其他短兵相比,剑还有礼器的作用,像秦汉时期出土了很多的玉剑。唐宋之后,因为剑不在被军队使用,因此在民间封禁武器时,剑是不受限制的,故而剑又成了行走江湖的侠客的贴身伙伴,从李白的身影中即可看到,唐宋之后的剑,除了作为礼器,还多了一丝侠义。

再就是戟,戟是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戟是分装的,就是分别套上矛头和戈头,这样的装配使得戟的结构不是很牢固,容易发生矛头脱落或者戈头打转。因此从春秋到秦末,戟始终都是一种从属的长兵,地位次于矛戈。
汉代之后,冶铁技术飞升,戟头开始铸成一体化,这样的戟坚固耐用,还兼具矛戈的作用,很快就广泛的装备于军中,并且取代了戈的地位,成为了和矛并重的长兵。汉代的戟头有三种,根据长相分为:卜型、丫型和γ型,其中γ型很少见,主要是卜型和丫型。
卜型铁戟在东汉时发生了一些变化,戟胡开始微微上弯,有点像明代的龙刀枪。猜测可能是为了对抗钩(专门克制戟的短兵)做出的改变。丫型戟具有之前戈的功能,又多了穿刺能力,并且省去了单独的矛刺(上胡),也是很现实的改进。
三国时期,铁戟开始了最后的绝唱,三国使用戟的大将很多,比如吕布的辕门射戟,这个在正史里面也有记载。再有就是曹魏的典韦和孙吴的甘宁,在正史里面都是用戟的大将,包括张辽威震逍遥津,也是持戟冲锋。对面的孙权,用的也是戟。除了被步兵使用,卜型戟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还被装备于骑兵。

然而当三国乱世结束,西晋一统之后,铁戟就逐渐开始淡化了。东晋十六国,北方的具装骑兵的甲胄愈发的变厚,这使得穿刺能力受限的戟难以击破骑兵的重甲,制骑能力反倒是长槊更为有效。因此慢慢的,戟退出了军阵第一线,演变成了仪仗武器。有趣的是,戟的发展并没有就此停止。南北朝时期,戟变成了横支与竖支一长一短的叉子型。
宋代,戟刀出现,不过也多是用于仪仗,戟刀也就是后世评述中方天画戟和青龙戟的原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