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韩孟诗派、新乐府诗派的概念和特点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韩孟诗派、新乐府诗派的概念和特点

初唐四杰: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创作个性不同,所长各异,大体而言,卢、骆喜作五七言长篇,其功尤在七言歌行一体;王、杨则以五言律绝取胜。他们在创作上,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内容,把视野从宫廷、台阁移到了市井、江山与塞漠,从而拓宽了诗歌的视野,便于容纳更加丰富的感情内容。在艺术上,开始追求一种昂扬壮大的美。四杰诗中重视抒发个人情怀,作不平之鸣,因而对于社会时弊多有所揭露批判,诗中充溢着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表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表现为内容的拓展和充实,以及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完善。他们以新的章法和节奏,来表现新的感受,在诗歌语言上也更接近生活
上官体: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上官仪的诗歌的特点,他长于五言诗,存诗多是奉和应诏之作,内容可取者甚少,但其诗绮错婉媚,朝野一时效法成风,称为“上官体”。特点:诗歌创作上的对仗手法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寄情山水的山水田园诗作中,以王维、孟浩然成就最高,形成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也称王孟诗派。他们的诗作多取材于山水风光与田园生活,反映闲适、归隐的思想情趣,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不多。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清新自然,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风格淡雅恬静,质朴自然,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
边塞诗兴于初唐,盛唐时达到极盛。立功边塞是当时士人向往功业的重要途径。诗人们或佐戎幕,或镇边邑,边塞军旅的豪雄生活和奇异风光尽入吟咏,在盛唐诗坛大放异彩,形成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也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诗歌描写边地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个人的从军生活和征人思妇的不幸境遇;表达自己为国立功的愿望和不满现实的情绪。边塞诗人笔下洋溢着慷慨昂扬的浪漫主义精神,边塞诗诗体以五、七言乐府歌行为主,风格大都豪放雄壮,有逼人的气势。边塞诗反映了盛唐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苦吟诗人以新奇险怪的诗风在中唐诗坛别开生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称作韩孟诗派或险硬诗派。贾岛、卢仝也是这一诗派的重要诗人。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1、强调不平则鸣,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2、主张词必己出,遣词造句要力避流俗,大胆创新。3、提倡雄奇怪异之美,和盛唐对兴象玲珑、空明纯美意境的追求不同,他们在创作和审美上,着眼于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和造境的奇特。这种理论突破了过于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的传统诗教,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特质,这是文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新乐府诗派”指的是以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为主的用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他首先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他还提出诗歌要以情感人,语言要通俗平易,。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开展起来的。

什么是“上官体”﹖

【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由来】
  上官仪(约公元608年―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唐代宰相,著名诗人、政治家。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叛乱,弑杀隋炀帝,上官仪父亲江都宫副监上官弘被宇文化及党羽陈稜所杀。上官仪年幼,藏匿幸免。 贞观初年,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官至宰相。
  因唐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被抄没,儿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唐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之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因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擅五言,格律工整,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因其位显,时人多仿效,世称上官体。

上官体的文学特点

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如《早春桂林殿应制》中的“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一联,即体现出诗人的杰出写景技巧和善于营构明秀灵动的诗境的能力。再如《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此诗虽为奉和之作,但诗人有意摆脱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旧唐书》本传说: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在他的作品里,有不少通过精妙对法来写景传神的佳句,如《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缘情体物,密附婉转而绮错成文。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归纳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
“六对”一是正名对,如天地对日月;二是同类对,如花叶对草芽;三是连珠对,如萧萧对赫赫;四是双声对,如黄槐对绿柳;五是叠韵对,如彷徨对放旷;六是双拟对,如春树对秋池。“八对”也大抵类此。

浅析初唐四杰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2)

浅析初唐四杰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于心?

  此首诗前有长序,诗人以蝉自比,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心情。而在诗中,他又运用蝉自况,用“露重”、“风多”来比喻政治环境的险恶,用“飞难进”、“响易沉”来暗示自己高洁却被诬陷而身陷狱中的怨愤。既生动形象,同时又表现出他个人高洁的品行与不屈的人格。

  综上所述,初唐四杰在中国诗歌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唐诗史上,他们是用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写宫体诗,内容也大多都是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凄凉宫体诗的痕迹。由于皇上的喜好,朝中大臣也纷纷跟上“潮流”,其中大臣上官仪就秉承了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称“上官体”。

  就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盛行之时,初唐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诗坛中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纷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