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在什么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中国的南海有可燃冰
发布时间: 2023-07-06

我国首次在什么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南海海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9月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航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

扩展资料:

据了解,“科学”号共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两个存在裸露天然气水合物的站点,水深约1100米。一个站点分布在冷泉化能极端生物群落中,动态合成并分解的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为深海冷泉化能极端生命提供甲烷和硫化氢等能量源;另一个天然气水合物站点位于一个活动冷泉喷口的内壁,这也是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正在喷发的深海冷泉喷口。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者大陆永久冻土中,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天然气水合物则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体作为气源,因此极难存在,在全球也鲜有报道,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极佳天然实验场。

参考资料:人民网-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可燃冰”

中国的南海有可燃冰吗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的海域纬度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实际上我国东海、南海都具备生成条件。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东海底下有个东海盆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测,该盆地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尔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金翔龙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化物存在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根据地温梯度、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勾画出“可燃冰”的分布区域,计算出它的稳定带的厚度,对资源量做了初步评估,得出“蕴藏量很可观”结论。这为周边地区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羌塘盆地可能富藏可燃冰

我国冻土专家在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能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青柏介绍,青藏高原是中纬度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冻土区,石炭、二叠和第三、第四系沉积深厚,河湖海相沉积中有机质含量高。第四系伴随高原强烈隆升,遭受广泛的冰川——冰缘作用,冰盖压力使下伏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增强,尤其是羌塘盆地和甜水海盆地,完全有可能具备可燃冰稳定存在的条件。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固态的天然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其储量预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它还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几乎不会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使得这种有望成为新世纪能源新贵的物质的开采利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我国是世界上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国,约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10%,其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面积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7%。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在祁连山海拔4000米的多年冻土区和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多年冻土区钻探发现类似天然气水合物显示的大量征兆和现象。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和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在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开展的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表明 继塔里木盆地后,西藏地区很有可能成为我国21世纪第二个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

我国南海开采到可燃冰样本,为何可燃冰多数出现在深海

      我们经常说冰,实际上是固体的水。在20世纪60年代,在深海钻井时,技术人员从海底钻了核心,我第一次看到一些白色或浅灰色的冰块在核心中的结晶物质。那时,他们不知道这些看似冰块是什么。结果,发现这些冰块在空气中快速“化学”,并且它们继续去除气泡,最终成为核心的泥水。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气泡中的气体可以点燃,因此来自海底的这种冰晶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闪耀中还有水,但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成分在多个水分子中类似于甲烷分子“被监禁”,形成笼形,其中甲烷的组分占80%至99.9%。

      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易燃冰被视为固体形式的天然气(如冰是一种固体形式的水),并且具有专业的——天然气水合物,也称为甲烷水合物。根据后来的分析,释放主义产生的“泡沫”是甲烷。由甲烷和水分子组成的水合物需要存在于至少30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至少30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的“冰”中,这就是为什么燃烧主要分布在底部深海,或在冰冻的土壤中存在地下深处的原因。这也是这个原因,但一旦它在空中“出现”,它将是“冰”的雪,只剩下一水。

      我们通常不会看到缺陷,它们通常隐藏在哪里?事实上,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资源量相当丰富。目前,100多个国家发现了易燃物理样本,主要来自海洋。由于缺陷冰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并且含量不小于普通天然气中的甲烷含量,因此易燃冰可以直接被视为固体天然气。

      世界燃烧的储量约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的能量宝藏。调查显示,燃烧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一个好邻居。无论是海燃料可象握可均可命的聚集区,还是陆地冻土的燃烧往往伴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有趣的是,天然气场一般分布在易燃的上层中,一旦开采天然气,随着压力小,甲烷水合物将开始分解,并且甲烷再次释放。石油和气体场可以继续从甲烷水合物与气体源添加,它们的采矿时间限制也大大延伸。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