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人间虽好,下辈子再也不愿来了”,为什么能说说你们都经历了什么吗?“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很多人说:“人间虽好,下辈子再也不愿来了”,为什么能说说你们都经历了什么吗

能让我大胆地说说吗?人为什么不留恋人间:说白了,就是当下,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包括读书和爱情),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因自身的个性,环境,资源,人脉等因素,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得到的甚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落差越大,满足感就越少,心情就越差,反感就越多!更加上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包括电视新闻和电视剧),地域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处于竞争,斗争甚至是战争的场面,设身处地,很自然就会感受到人活在这个世上,太不平静!太不容易了。天天都生活在这竞争之中,试问,人间可恋吗?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语出孙过庭《书谱》。

他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初学结构分布,平稳端庄,在书体中楷书、篆书和隶书比较平正工稳,适合初学。之后再求险绝,结构应用造险之法,欹侧错落,变化多端。多有险势。什么是复归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质拙无华,花费一生精力,把这些技法学会和领悟古人奥妙之后,达到不求工而自工,达到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统一,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调高的艺术境界,这时人老了、书法亦朴拙、老辣、老道了。

现以书法家王铎作举例说明

一,王铎追求平正阶段。青年时期,傳山论其书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是说他注重法度,规规矩矩,没有个人风格。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帖为主。

(王铎34岁作品《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局部)

二,王铎追求险绝阶段。这一时期笔法变化多,结构险绝而放纵。章法动荡跌岩。

王铎43岁作品《金山寺诗》

三,为晚年人书俱老成熟时期。个人风格强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苍劲老辣,雄强超迈。得古人之神,进入自由王国境界。

王铎《为宿松书诗轴》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