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隋、唐、宋、明朝第一任太子爷都是谁结局咋样了?有人说《雍正王朝》里面的佟国维最懂官场之道,你认为是这样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秦、汉、隋、唐、宋、明朝第一任太子爷都是谁结局咋样了

秦朝第一位太子是秦始皇长子扶苏,可惜被权奸赵高、亲弟胡亥、岳父丞相李斯合谋用伪诏将他害死。汉朝第一位太子是汉高祖刘邦长子刘盈,也是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隋朝第一位太子杨勇被自己亲弟弟杨广陷害致死,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被自己亲弟弟李世民射杀于玄武门,宋朝第一位太子赵元僖27岁突然离奇暴毙,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英年早逝。

有人说《雍正王朝》里面的佟国维最懂官场之道,你认为是这样吗

我就举一个例子吧,你看完就知道了,这部剧哪有最懂官场啊,哪个人是省油的灯?

一、

每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一):

要想解释佟国维的行为,我们就必须从热河狩猎开始说起,之所以会重新举荐太子,就是因为原太子胤礽被废。

在整个事件中,其实透露着每位皇子的计谋,我们先从老大说起,老大胤禔貌似愚蠢,其实手段也是非常高明。

他之所以被康熙帝圈禁,主要原因不在于他要替父杀太子胤礽,杀太子胤礽也没有错,毕竟当时的情况是太子胤礽犯的是弑君谋逆的大罪。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此行为的基础就错了,当然他被圈禁的表面原因是他在魇镇太子,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太子调兵手谕是假的,以此导致老大胤禔也成了受害者,受谁的害?

老八胤禩!

老八胤禩当然知道老大胤禔的野心,也明白老大的优势在哪,这也是他多次利用老大来实现自己目的的原因。

比如刑部冤案太子胤礽卖官的信息,就是老八胤禩透露给老大的,其实老大也清楚,这老八是想借刀杀人,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如果不发,他就无法摆平底下的门人,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明有牌在手,却不打出去,这就是认怂,那还夺个啥嫡?

等到了八大山庄被围,老大胤禔再次握到一把好牌——太子调兵手谕,迫不及待地他就送上了康熙帝的门。

其实这件事有两个后果:

一个后果是康熙帝发现不了调兵手谕是假的,那么毫无疑问,太子胤礽会被废,受益者就是老大。

另一个后果就是康熙帝发现了调兵手谕是假的,那么第一受害者也是老大。

既然有这么两个后果,难道老八胤禩猜不到?

当然猜得到,所以,他刻意留出破绽,就是不让老大成为受益者,而是让康熙帝能察觉这调兵手谕就是假的!

二、

每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二):

老八胤禩很聪明,假传太子调兵手谕有三重保障不会查到自己头上:

一是,这份手谕是老大胤禔手里出去的,不管怎么查,老大都是第一受牵连者。

第二,这份手谕是模仿的老十三胤祥的笔迹,即使老大那里躲过去了,老十三胤祥那里也躲不过去。

第三,这份手谕是老十四胤禵假造的,即使老十三胤祥那里躲过去了,老十四胤禵这里也躲不过去。

只要康熙帝真的查下去,那么,太子胤礽、老大胤禔、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一大串都得倒下,自己一下子就少了好几个有利竞争对手,太子位置指日可待。

当然,从他的内心来讲,并不希望康熙帝能查到这么深,顶多查到老十三胤祥那里为止。

本来计划非常完美,如果不出意外,很有可能也把老四胤禛一起拿下,可是他低估了老四身边的谋士邬思道。老四深知此时自己处境的艰险,只要走错一步棋,那就是满盘皆输,在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见太子胤礽。

假如当晚他真的见了太子胤礽,那么他就真的有嘴说不清了,到那时被圈禁的就不仅仅是三个皇子了,而是四个!

整个事件中,貌似老十三胤祥是最冤枉的,其实也不然,他号称“侠王”,性情豪爽,本就无心夺嫡,自然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不听邬思道的而出来见太子胤礽。

他见了太子胤礽之后,太子胤礽向他求助,该怎么破局?

后来太子胤礽变得疯疯癫癫,不要以为这是他自己的主意,很有可能就是老十三胤祥教给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身。

尤其是太子胤礽唱的这句:

“我手持钢鞭将你打,打死你这活王八!”

能唱出这句话的太子胤礽,还是理智的吗?康熙帝能不怀疑吗?

三、

每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三):

康熙帝面对今晚发生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陷入了深思,也开始懊恼自己刚刚一时头脑发热封了四个亲王,看来这些皇子们是真的玩真格的了。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帝很快的判断形势之后,下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成功的迷惑了在场的众人。

首先太子调兵手谕确定是假的了,其次太子也变得魔怔起来,也就是说太子其实是冤枉的,既然是冤枉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废掉他呢?

其实就是为了引蛇出洞,这个观念在杨角风谈雍正王朝前面几期多次提到,就不多解释了。

但是视角转移到老八胤禩眼中,他看到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太子胤礽、老大胤禔、老十三胤祥都被圈禁,老三也因为跟老大互掐也被康熙帝厌恶,实际受益者只剩下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

而老四胤禛先前追缴户部欠款一事又遭了埋怨,且这次八大山庄被围事件老四的得力跟班老十三胤祥也栽了。跟刚刚追查刑部冤案一事被封王的老八胤禩一比,还是落了下风。

太子被废但没有被处死,证明调兵手谕起了作用,即使康熙帝认为是假的,也是指向老十三胤祥的,而老十三胤祥当晚又跟太子胤礽在一起,所以他俩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了。

再加上康熙帝亲口讲要举荐贤德之人当新太子,一开始大家还不信,刻意搞出个神秘道士张德明去试探,试探结果让老八胤禩大喜过望,于是开始马不停蹄地竞争太子。

岂不知,这一切都在康熙帝的圈套之中,康熙帝之所以没有彻查假传太子手谕之事,一方面当晚兵荒马乱,确实无从查起。另一方面,一旦当晚就查起来,就等于给始作俑者一个信号,以至于打草惊蛇,最后幕后凶手没揪出来,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机,不划算。

所以他必须要揪出这背后的强大利益集团,并能一网打尽,这件事上除了张廷玉外,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佟国维。

四、

每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四):

佟国维本来一切都在揣摩着圣意进行,只是不够确定,通过图里琛传回来的信息,也只能判断老十三胤祥可能是冤枉的,于是先派了隆科多去烧冷灶。

如果说一开始佟国维押错了宝,有情可原,可是康熙帝都明确请他吃饭,告诉他要让位了,他仍然要押宝老八胤禩,这实在说不过去,这是为何?

这就跟他的外号有关了,他号称“佟半朝”,也就是半个朝廷的官员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朝局。

既然康熙帝已经定下了让佟国维让位的决定,那么怎么让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他改变主意不再举荐老八胤禩,那么他得罪的将不仅仅是八爷党,更是满朝的门生故吏,毕竟这之前他就在联络举荐老八胤禩的事。

如果是那样,那么很难保障佟氏家族继续繁荣昌盛了,也不值得!

所以,佟国维决定牺牲自己,以保隆科多,别看他朝堂之上异常激动,又抨击皇上,又骂张廷玉是奸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转移视线,转移老八胤禩一伙对隆科多的恨意。

其实隆科多也没有做什么,他举报六叔佟国维也不过是以这个理由:

“叔叔佟国维最大的错误就是妄测圣意!”

妄测圣意有错吗?

这才是佟国维能全身而退,而且没有影响到隆科多的原因所在,因为不管最终结局如何,不管是太子胤礽,还是老四胤禛,亦或者老八胤禩,哪一个上台,都不会影响到佟家。

这次复立太子胤礽的朝会之后,众多皇子中,只有一个是真慌了,他就是老十四胤禵!

因为他已经感悟到,康熙帝早已得知假手谕之事,也知道这手谕不是老十三胤祥假造的,那么言下之意,就指向了老十四胤禵!

其实在之前康熙帝放出老十三胤祥,就已经让他慌了神,这次朝会后急忙找老十三打架,目的就是告诉康熙帝:

首先,我坚决拥护老八胤禩,意思就是说,以前的总总行为都是执行老八胤禩的决定;其次,康熙帝放出老十三胤祥的理由是他讲义气,其实我老十四也很讲义气;最后我已经受够了天天躲在老八的后面,我要单独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我可一点都不比老十三差,快快重用我吧?

康熙帝经历过此次事件之后,已经完全明白,这一切都是老八胤禩在搞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