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清朝统领是什么官衔?毅军为何能历经三朝而不倒,其主帅宋庆为何被称为“人民公敌

 

2023/7/18 1:47:13 ('互联网')

本文目录

清朝统领是什么官衔

清朝武官分九品,外加未入流品阶。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
正一品: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毅军为何能历经三朝而不倒,其主帅宋庆为何被称为“人民公敌”

宋庆何时有过“人民公敌”的外号?他在世的时候连“人民”这个词都还没有出现呢。

宋庆是毅军的创始人,毅军从太平天国战争创建开始,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个皇帝;满清灭亡后,毅军却并未就此消亡,又经过了北洋政府的袁世凯时代、皖系时代、直系时代,直到奉系当政才被收编。算下来岂止历经三朝,完全是七朝元老了。

宋庆,山东蓬莱人。他镇压过捻军和回民军,但他这种情况在清末将领中极为常见,他也从来没有搞什么屠杀、屠城之类的,根本够不上什么人民公敌

第一代——宋庆时代。宋庆年轻时候读了点书,但是科举失败;后来又经商,老本赔光;只得到北京一做京官的同乡处做随从谋生。这个京官后来外放到安徽亳州做官,就把宋庆也带到亳州,并让他办团练。结果初战即告失败,招募的新兵一触即溃,京官也被免职。

好在京官还算对得起同乡,把他推荐到另一名官员手下。这时收编了一部分投降的捻军,官员将其编成一营,让宋庆做管带。有了这些从小练武的捻子兵,宋庆就开始走好运了,再加上其本人身躯魁梧,臂力过人,所以开始不断打胜仗。

咸丰十一年(1861),宋庆作战有功,被清廷赏以“毅勇巴图鲁”的称号,于是其部队此后称为“毅军”。平定捻军后,毅军又参加了平定回民军的战役,然后一直屯军西北。对此毅军颇有怨言,因为西北苦寒,而毅军又以安徽、河南人为主,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1880年,宋庆找到了老上司、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经袁奏请,将毅军调至正在创建海军基地的旅顺口,此后毅军即长期在旅顺驻军。

甲午战争时期,四千毅军全部开往前线,先后参加了平壤、鸭绿江两次大战,毅军损失较大。但正好帝党借败仗打击压制淮军,宋庆作为非淮军勇营受到重视,虽然后来宋庆在反击金州、感王寨、大平山、田庄台等战斗中都有保存实力的行为,但其部队却越来越多。先收编了淮军主力之一的铭军,又得到朝廷允许,招募新毅军三十营。所以到甲午战争结束后,毅军成为清王朝新建的中央军——武卫军四大主力之一。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毅军(此时叫武卫左军)与聂士成部淮军(此时叫武卫前军)同为天津之战的清军两大主力。因为聂士成阵亡,其部众归宋庆统领,虽然战争失败,但毅军的实力却越来越大。

马玉昆,安徽蒙城县人

第二代——马玉昆时代。1902年,宋庆去世,其手下头号悍将马玉昆接统毅军,这时为毅军极盛时期,共有兵力二万人,而且备受清廷信赖。但马玉昆只想发财享受,既无争雄之心,也不想改革毅军。北洋军已经是从头到脚完全西化的时候,毅军仍保持着宋庆时代的勇营制度,就连制服也是依然用青布包头、用布带缠腰等,注定其会被时代淘汰。

姜桂题,安徽亳州人。虽然是文盲,但由于情商高,为毅军建立了一张覆盖整个北洋军阀的关系网,受益匪浅

第三代——姜桂题时代。1908年,马玉昆去世,姜桂题接统毅军。姜与马是一代人,当年同为毅军四大将(另外二人是宋得胜、程允和,此时都已经去世),但两人风格完全相反。

马玉昆治军严苛,动辄杀人,现在流传的毅军从背后攻击义和团,实际上就是马玉昆的督战队对于溃退的义和团一律军法从事(说起来公敌是马玉昆才对)。姜桂题则对人宽厚,部下犯了错,只责备军官,不加罪士兵,因此被士兵拥戴敬爱。有一次姜桂题在大街上随处小便,被警察罚款,姜桂题也是老老实实交罚款了事。

毅军长期依然保持着脱离时代的旧式军队面貌,是与其历代领导人都不思进取密切相关的

姜桂题和袁世凯有金兰之交,袁世凯当了总统后,按照官场规矩,姜桂题把金兰谱退了回去。但袁仍然当他是自己人,故而毅军颇受优待信任。姜桂题在新建陆军(北洋军的前身)中干过,因此袁世凯死后,后来的北洋政府大佬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人,均是姜桂题的袍泽,都给他面子,靠老关系毅军日子过得也颇滋润。

米振标,陕西清涧县人

第四代——米振标时代。1921年,姜桂题病逝,由于他太长寿,别说和他同一代的毅军将校,就是下一代也都死光了,只好矬子里面拔将军,由镇压过山西革命军(阎锡山)、平定过蒙古独立、击毙过蒙军头目巴布扎布、战功最多的米振标接统。

米振标资历很浅,从士兵一直靠敢打敢拼提拔起来,辛亥革命时才是个管带(营长),和北洋大佬们没有什么交情。所以米时代的毅军一直老老实实窝在密云不惹事,在军阀混战中小心谨慎,不开罪于任何一方,以求自保。

先后投靠俄国、日本,分裂蒙古的巴布扎布,就是死于米振标之手

就这么一直混到了1925年, 毅军移驻河南。米振标的但儿子米国贤欲图扩充军力,乘奉军在河南作战失利时,抢夺了奉军几百条枪。其实奉军与毅军渊源颇深,张作霖年轻时代在毅军干过,对毅军一直很客气,所以米国贤这是自取其祸。不久奉军卷土重来,扬言要解决掉毅军,米振标为了保住儿子,只好表示愿意缴械,只要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即可。奉军答应了米振标的请求。还派专车一路将米振标和其属下送到北京,丝毫没有为难。

毅军之所以能够维持六十年,并非多么能打,靠得就是关系网上佳,可以左右逢源,所以当米国贤违背了这个原则后,毅军就只能宣告终结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