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制定计划表(在上学时怎样制定好合理的计划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在上学时怎样制定好合理的计划

对于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这件事,真是越早抓起越好,特别是在如今很多父母觉得陪写作业,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而言,一定要教会上学的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

1、生活和学习讲究一种动态平衡

有些孩子,一旦一个任务完不成,会全面否定自己,其实世界变化这么快,我们没办法保证自己所有的计划都能执行。

有个关键点就是要保持动态平衡,计划是可以调整的,并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行为的。

孩子的计划中,除了学习,还要有娱乐,还要有做家务,让孩子体会到人生其实不止是学习,从很多事情中都能学到不同的知识。

2、确定每天必须要做的三件重要的事儿。

孩子除了按时上课之外,一定会有自己额外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倘若你说你每天要做的事情超过了10件,那么请精简一下,只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二八法则来看,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做了对我们的进步和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反而是花大量时间做好几件重要的事情,对生活和学习会有很大的改观作用。

不要贪多,课外时间给自己规定三件重要的事情就够了。

比如最近感觉数学学的有些吃力,那就找出时间去寻找问题,看自己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并做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之所以给孩子说三件事,其实就是说明除了上课,吃喝拉撒睡,人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所以能做好三件重要的事,就非常好了。

3、了解自己的自动模式,对于不好的习惯,要用新习惯代替。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某些事情的自动模式,倘若没有意识,就无法启动改变项目。其实就是所谓的舒适区,舒适区其实并不舒服,只是我们习惯了,又怕自己的观念受到挑战,所以才一直坚持的。

比如我,一看起微博,就刹不住车,这时候其实我是不由自主的,我被多巴胺绑架了。倘若我不能及时跳出来,看到自己的状态,那么我很有可能一天在微博上浪费的时间超过2小时。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时间不够用,其实正是因为在不该浪费时间的地方浪费了时间,只要我们觉察到了,并刻意的提醒自己,就能够从那种不知不觉的状态中走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实人只要有一颗想要计划生活的心,就是比较上进的人,只不过想要完全按照计划行事,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任务的难易程度,需要掌握平衡的状态,只是这一切并不是做不到,只要努力的方法对了,自我管理的方式对了,计划总能完成的越来越好的。

怎样帮助孩子制定好计划,并能严格执行呢

近日开始,小学生就将开始暑假,再过一周,中学生也将步入暑假。每一个假期,都是调整身心的重要时机,但假期对于学生来说,却也是拉开差距的重要分水岭。所以,如何一边放松身心,享受假期,一边还要如何学习,避免被别人甩在身后。

我们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时候,制定一份假期计划,就至关重要了。下面,三水三心就计划的几个特点、如何制定计划,如何监督实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一份好的计划,必须具有全面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一)全面性

计划,可以分为全面性的计划和单一性的计划,一般来说,假期的计划,应该是首先制订出一份全面性的计划。而这个全面性,对于学生来说,至少包含体育锻炼、学科知识性学习、阅读书单、社会实践(包括旅游)等几个方面。

(二)趣味性

对于孩子来说,制定的计划,需要有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体育锻炼,就要采取多种锻炼形式,爬山、跑步、打球等等,单一的方式,很容易让人厌倦。再比如假期阅读,可以采用主题式阅读、体验式阅读方式。我今年假期和孩子一起制订的阅读计划,就是将《三国演义》中几个主要人物到过哪些地方用地图的方式画出来。

(三)可操作性

计划如果没有操作性,那就是无用功。我看过一些学生和家长制定的计划,大而无当,完全不能实行——比如,读20本名著,每天跑步一个小时,还有的说每天6:30起床等等——有必要吗?

第二,制定计划的主体,必须是孩子自己,家长要起到参谋作用

在实际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有不少的家长,越俎代庖,一味包办,给孩子制定了很多的计划。我有一个朋友,给孩子制定了一份非常精美的计划,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他很得意,在我面前显摆。我就告诉他,这个计划,一定不是孩子做出来的,因为,没有那个孩子傻到把自己完完全全的禁锢住。而这样的计划,没有孩子自己参与的计划,不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计划,孩子一定不喜欢——孩子不喜欢的计划,他会执行吗?

制定计划的主体,肯定应该是孩子,只不过,有些孩子年龄太小,自己做不出来,需要家长帮忙罢了。

一般来说,这样的计划,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自己制定一份草案,然后与家长一起商量,形成最后的定稿。而年龄小的孩子,因该是与家长交流后,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和交流的情况来制定。

比如我的孩子,假期他想要睡到9:30起床,我就不同意,然后大家来商量,最后,我们确定8:00为起床时间,8:00—8:30为洗漱、早餐时间。今年孩子要进入初中了,我就需要他再早起进行锻炼,但我们依然要进行商量来确定早晚锻炼的时间和方式。

总之,这一份计划,应该是属于孩子的计划,自然应该以孩子为主,一旦家长包办了,就成了喧宾夺主了——自然,效果也会大大折扣。

第三,制定计划需要有反馈机制,家长要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予以强化

没有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的计划,最终都会成为纸上谈兵。在计划中,一定要加入监督反馈和奖惩机制。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孩子放假在家,家长需要上班,不可能随时监督检查,那么,每日的反馈,就非常重要。下班之后,回到家,就应该对孩子这一天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通过打分或者等级的方式,予以评价。

要知道,懒惰是人的天性,一旦放任不管,再好的计划,都是没有用处的。

每一周或者双方约定的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总结性评价,该奖励就要奖励,该惩罚就要惩罚。比如,我就和孩子约定,如果7月的计划执行情况很好,达到90%以上的优,8月份就安排旅游。反之,80%——90%的优,就只能短途游,低于80%,取消旅游。每一周的检查情况,也有奖励,完成情况好,周末可以吃大餐,完成不好,就吃小餐。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提前沟通到位,过程监督管理到位,最后的执行落实到位,很多孩子,是能够把计划很好的执行下去的。

当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俗话说“给孩子一个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而不是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要知道,计划一旦不可能执行,执行了也没有奖励,最终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