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忠:好个重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88.4.5刘作忠重庆大学访张居正14代孙张其俊教授

好个重庆城

作者/刘作忠

今天是2013年2月4日,也是农历龙年腊月二十四小年。我从楚都出发,乘坐K1063次列车在汉水巴山崇山峻岭中的邓国、鄾国、鄀国、谷国、罗国、邔国、阴国、唐国、卢国、樊国、微国、麇国、钖国、绞国、均国、庸国、賨国等古代方国的疆域穿行十多小时后,列车广播:重庆到了!

我眼前突然一亮:涂山、真武山、狮子峰、缙云山、华蓥山、歌乐山、铁山坪、平顶山诸峰,簇拥着这座雄峻攸险、山高水长、雄关错落、垣碟起伏的山城。天地氤氲间,云横雾纵处,别有大气云吐。

啊,好个重庆城!

好个重庆城,夏禹分全国为九州,其中梁州有部落以长江、嘉陵江汇合处、今重庆立国设都,因是处江流弯曲、俯瞰如“巴”字,而自名巴人,国名巴国。秦灭巴国立巴郡。古人以水中可居处谓“州”,汉代改巴郡为江州。及后,易名巴州、楚州。隋文帝以嘉陵江又名渝水,改楚州为渝州。重庆简称渝,即源于此。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寓意是处百姓永远恭顺于宋。南宋孝宗三子赵惇先封王于恭州,后即帝位,喜庆双重,恭州易名重庆,州升为府。重庆一名沿袭至今。

展开全文

❉2006.12.24朝天门

好个重庆城,西望青藏高原,享天府之国膏腴之利,北屏秦岭、巴山,东据长江三峡之险,南衔云贵高原,可谓中国北方南方之分水,西部东部之泾渭。

1937年1O月29日,在淞沪会战失利、南京蒙尘之际,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发表《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正式提议: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1月7日,中国战时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1月17日,年逾古稀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一千多名官员,携带中华民国印信旗幡,乘"永绥舰",撤离南京,首途重庆。

❉2006.12.25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2006.12.26湖广会馆

❉2006.12.26水西门

❉2012.10.2戴笠公馆旧址

❉2012.10.3重庆人民大会堂

❉2012.10.4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旧居

❉2012.10.5金刚碑老街

❉2012.10.5梁实秋故居

紧接着,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厂矿内迁”的决议,华北、上海、济南、南京、长沙、武汉等地的钢铁、机械、军工、造船、纺织、化工等关乎战时军需民用的1300余家工业企业辗转迁渝,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工业西渐”的序幕,重庆因之被誉为“中国战时工业之家”。

此前此后,从白山黑水到黄河两岸,从中原大地到江南沃野,从江汉平原到珠江三角洲,数以千万计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扶老携幼,往重庆移动,往大后方移动。古代中国由于战乱频仍,天灾人祸,山东汉子“闯关东”、中原父老“走西口”、江南士绅“下南洋”的三条主要移民流向,此次汇聚成由东徂西、从沿海往内地的民族大迁徙。

此前此后,南京中央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央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电影制片厂、中国艺术剧社、中央广播电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生活书店、《大公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报》等中国著名高等学校、新闻出版机构和文化艺术团体相继迁移重庆。成千上万名教授、学者、专家、诗人、记者、科学家、艺术家和几十万流亡学生颠沛造次、筚路蓝缕,踏上孔夫子以来史所空前的中国文化教育重心,由东向西转移的悲壮历程。重庆因之被誉为战时中国“齐之稷下”

此前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苏、英、法、加、新、澳等三十余国驻华使领馆驻节重庆,苏联塔斯社,英国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法国哈瓦斯社,英国《泰晤士报》,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法国《巴黎日报》,苏联《消息报》等世界著名新闻机构及几十个反法西斯反战国际机构、团体,也先后于重庆派驻机构。

好个重庆城!2O世纪30年代中国国家危急存亡的“衣冠西渡”一一迁都重庆,与之同时的民族救亡大迁徙 可与“出埃及记”媲美,可与“敦刻尔克撤退”争辉,是为中华民族转危为安,从积弱走向自强的历史转折点。

八年抗战间,重庆各界上至国家元戎,下遍黎庶,以及各国驻华外交、新闻、教会、商务及旅游人员,居无宁日,行无坦途而同仇敌忾、相濡以沫,上演了一部旷日持久、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好个重庆城!较之其它城市最不同的是,抗战爆发后中国主要大城市悉数沦陷后,原属内陆四川省乙级市的重庆跃升为中国战时首都八年之久而享誉世界。中国有史以来曾迁都3OO余次,历代王朝选都、建都、迁都,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乃至风水的选择和利用,当为国人智慧和力量的凝结,构成中国历史一大特色,也堪称世界历史意味独具的奇观。抗战迁都与历代迁都具有迥然不同的时代内涵和国际背景。抗战首都必须是战斗中国的象征、危而不乱的堡垒。

好个重庆城,八年抗战,300余万巴蜀子弟奔赴前线,死伤70余万,中国抗战阵亡将士中,巴蜀将士居五分之一。

中国战时政略和战略指挥中枢全部移驻重庆,重庆从战前—普通省辖市跃升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从一内陆山城跃升为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并列齐名的反法西斯国际名都。从此,重庆与民族衰荣相依,与天下兴亡相系。。

好个重庆城,我是怀着朝圣之情来此度过2013年春节的。

(此文写于2013年2月)

❉2012.10.5卢作孚墓

❉2012.10.5西南大学吴宓故居

❉2012.10.6红卫兵墓园

❉2012.10.6沙坪坝南开中学旧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