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与北欧相比,谁更加富裕
发布时间: 2023-07-06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在发达的欧洲,遥遥领先的北欧与西欧相比,谁更富裕呢?下面通过几个维度分别分析如下:

一、西欧及北欧地理位置比较

西欧,顾名思义指的是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及附近的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其中包含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7个国家,共计93万平方千米,大约1.41亿多人口。

如果是广义的西欧: 应该加上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马耳他、希腊、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

西欧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人口5亿多,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北欧,是政治地理名词,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 5个国家,以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北欧西临大西洋,东连东欧,北抵北冰洋,南望中欧,总面积 130 多万平方千米。北欧人口2700多万。北欧的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其中冰岛、挪威北部属于寒带气候,而丹麦、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在欧洲比较低,但经济水平则最高。挪威、丹麦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位居世界前列。

点评:西欧面积500多万,人口5亿左右,而北欧面积130多万,人口仅仅2700万左右,可见西欧无论面积及人口明显远大于北欧区域。

二、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对比

1)西欧经济总量:按照IMF及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西欧的GDP总量分别为:英国(2.83万亿美元)、爱尔兰(3886亿美元)、荷兰(9070亿美元)、比利时(5330亿美元)、卢森堡(711亿美元)、法国(2.72万亿美元)和摩纳哥(71亿),西欧GDP总计:约7.45万亿美元左右。

2)西欧的人均GDP:按照IMF数据显示,英国:39229美元;法国:39257美元;爱尔兰:79669美元;荷兰:51290美元;比利时:43814美元;卢森堡:109602美元;摩纳哥:约180000美元

3)北欧五国的经济总量:按照IMF及世界银行数据,挪威(4033亿美元)、丹麦(3501亿美元)、瑞典(5308亿美元)、芬兰(2692亿美元)、冰岛 (241亿美元),北欧GDP总量约为1.57万亿左右。

4)北欧五国的人均GDP:按照IMF及世界银行数据,挪威(67989美元)、丹麦(58439美元)、瑞典(50339美元)、芬兰(48461美元)、冰岛(57189美元)

点评:西欧七国的经济总量达到7.45万亿美元,而北欧则小得多,仅仅1.57万亿水平,西欧经济总量是北欧的4.74倍左右,所以,北欧的经济总量与西欧相比不是英国数量级。但北欧五国在人均GDP方面则整体实力根本不输西欧,因为西欧人均GDP最高的都是小国,比如卢森堡及摩纳哥,即使爱尔兰其实也不大,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485万左右。整体来看,北欧更加富裕一些,人均水平比较高。

三、福利水平的对比

点评:欧洲是世界上高福利最集中的地区。欧洲国家高福利最好的地区是北欧。尤其以北欧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名列前茅。而西欧则属于第二梯队。具有到国家而言,高福利大同小异,只不过谁更加出色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北欧、西欧、中欧、南欧等、欧洲高福利制度弊端越来越凸显。而欧洲的福利制度往往是先“好”后“坏”,先“甘”后“苦”,之前的高福利制度曾经是欧洲国家的骄傲,但由于福利制度被过度滥用,高福利最终给欧洲国家酿造出的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事实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全球范围殖民肆意掠夺,让欧洲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由于多党制因素使得各个党派为了拉选票,俘获人心,让福利开销节节攀高。从一开始“适当”的福利制度,到后来“十分夸张”的福利制度。

法国是欧洲中较为典型的国家,比如从近些年闹得如火如荼的法国“黄背心运动”。法国民众为了反对燃油税上调,从走上了街头示威抗议,继而形成大规模的骚乱暴乱,严重的影响了法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与高福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法国,福利开支往往占到GDP的35%左右。每一位法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高福利带给他们的浪漫生活。法国人享受的国家福利待遇名目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加起来竟然达40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福利制度特点,就是只要拥有法国的合法居留身份,即可与法国人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

比如法国的医疗保险是全民性质的,公民每年大约只需缴纳几百欧元的医保费即可享受法国医保。事实上,这个医保费基本上相当于法国人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值得一提的是,失业者是可免交医保费的。

法国农民同样享受高福利待遇。比如法国农民一公顷的农田补贴是400欧元,当时相当于3560元人民币。一头牲畜的补贴是300欧元,当时相当于2670元的人民币。按照法国两百来万农业人口,补贴数字还是非常大的。

法国对于没有工作和低收入的家庭,福利不可谓突出。2018年,法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大约是1498.47欧元/月(税前),按此标准,只要没有工作,或者收入低于此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将会补助405.62欧元——851.81欧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若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每增加一个孩子,可以额外获得162.25欧元的额外补助。三个数字换算成人民币,分别是3610元、7581元和1444元。

法国实行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全程免费教育制度,除此之外,假如家庭收入低于一定的标准,孩子每个学期还可领到249.07欧元的困难补助。

事实上,法国的高福利无所不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残疾人。每个月获得109.40——1025.72欧元的补助。而且在一些城市,低收入的人还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服务,有的城市干脆把公交公司当成了福利社,全民免费乘坐公交车。

而欧洲大哥大德国与法国的高福利几乎是大同小异。比如前些年的中东难民纷纷涌入德国,说白了主要也是奔着德国的高福利待遇去的。德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十分巨大,且占到了全部GDP的27.6%。和法国大体差不多。所以,德国的社会福利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事无巨细,高福利一概都包了。非但如此,德国还有更加“暖心”的福利措施,比如,对于德国低收入家庭来说,救济金只相当于一点“零花钱”,即使买贵重物品,只要购买单价超过30.68欧元的日用品,社会福利局都会为你买单的。

老牌发达国家英国的福利情况和德法大致相当。英国的社会福利的开支也占到了GDP的25.9%,只是比德国略低一点点。

北欧国家的福利情况是怎样的呢?法德英三个西欧国家的高福利制度已相当不错了,但跟北欧国家来说,几乎是小巫见大巫。比如瑞典。瑞典早在1847年就颁布了《济贫法》,由此在高福利制度上一路狂奔。瑞典把高福利当成了公民的基本人权且在法律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在瑞典,不但老婆生孩子有“产假”,而且连老公都有长达九个月的全薪“产假”,恐怕是全球首创吧。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年满16岁以前,父母均有生活津贴;而孩子年满16岁以后,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则还可以继续领取教育津贴。

在瑞典,但凡是20岁以上的失业者,每天都可领取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业保险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失业保险金是按天数来领取的,属于瑞典担心失业者按月领取“赶不上趟”所采取的措施。

事实上。北欧三国的其他两国丹麦和挪威都和瑞典一样,都无一例外地实行了高福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并且三个国家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例分别为:瑞典38.2%,挪威33.2%,丹麦37.9%(2013年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高福利由此带来“高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过于膨胀的高福利荣誉产生两个大的副作用:一个是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是养成了懒惰习性。

四、国民收入水平对比:

所谓的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一个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下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分别看一下:

1)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

2019年英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370美元

2019年法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4000美元

2019年比利时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7350美元

2019年爱尔兰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2210美元

2019年荷兰人均国民总收入为53200美元,

2019年卢森堡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3910美元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

2019年挪威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2500美元

2019年丹麦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3240美元

2019年瑞典人均国民总收入为55840美元

2019年芬兰人均GDP为48685.85美元

2019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