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作品(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发布时间: 2023-07-17

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1071年的时候,苏轼因得罪支持变法的新党,离开京城到杭州赴任,一路上失意落魄,行到安徽阜阳时,他忽然想起来他的恩师——六十五岁的欧阳修——退休后正居住在此地。于是稍作停留,登门拜访。

两人见面一番寒暄后。欧阳修请苏轼欣赏自己收藏的一块石屏风,顺便看看是不是能即兴赋诗一首。

苏轼自然不便推辞,恰好胸中积郁不平,也就趁此机会在诗中一吐为快。

这首诗写得很巧妙,一上来就借称赞石屏风上的画来赞美欧阳修: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他把欧阳修比作不老松,高耸在雪岭之上。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然后又夸欧阳修有“真态”,同时谦虚自己和恩师之间的差距是“可望不可到”。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夸石屏风上图案之神妙,仿佛是当年唐朝画师毕宏、韦偃受冷落而死被埋葬后,他们的灵性弥漫在石头里,凝成了精美的图案。而实际上,是以画师自比,如今他也正遭受着被冷落的境遇。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最后两句才点出主旨,希望恩师凭德高望重之势,为自己开口发声,不要让自己和画师一样,永远被冷藏。

其实从第一句里的“上有水墨希微踪”就知道了,石屏风上,仅有一些淡淡的痕迹,所以整首诗都来自于苏轼的奇绝想象,以及触景而发的心情,又是即兴之作,但完全言之有序、落手成章。

只不过在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欧阳修就去世了,终于也没能帮上苏轼什么忙,而几年之后,一场更大的灾难乌台诗案还在静静等待着这位不平的诗人。

“三苏”的代表作有哪些

“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合称。作为“唐宋八大家”的杰出代表,父子三人一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不仅在当时被士大夫们争先传阅,更是得到了大文学家欧阳修等的赞誉。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和苏辙是兄弟,苏轼是兄。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擅长分析,很有气势。苏洵的代表作是著名的《六国论》,他在文章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面对秦国的入侵不团结一致对付,却采取贿赂秦国的方法自保,最终走向灭亡,《六国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政论文,文章中作者不仅仅是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国的灭亡来针砭时弊,暗示出宋王朝对辽和西夏屈辱政策的不满和抨击。

苏轼,世称“苏东坡”。他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苏轼的文章深得人们的喜爱,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一生流传下很多诗词及书画。其中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江城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等。苏轼一生在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生活阅历十分丰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的文章收录在《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辙,和哥哥一样仕途不顺,曾出任宋王朝的宰相。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亦诗亦词,但和苏轼相比略逊一筹,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幽兰花》《早睡》《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等。

“三苏”均以文章传名天下,特别是在词、诗和画全能的大文豪苏轼更是在道德、人品和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清代名臣张鹏翮对“三苏”的褒奖也是世人对“三苏”父子的评价。

我想深入了解苏轼的人生和诗词,有哪些好书推荐分别讲什么

深入了解苏轼,宜先读其传记。较好的传记有:

1,王水照《苏轼传稿》(中华书局)

2,王水照等《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

3,曾枣庄《三苏评传》(上海书店)

4,林语堂《苏东坡传》(多种译本)

5,莫砺锋《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

传记也引用不少苏轼诗文,宜细读。

深入了解苏轼,更要读其著作,较好苏轼诗文集有下列几种。

选集类:

1,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

2,陈迩冬《苏轼诗选》(人民文学)

3,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

4,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

全集类:

1,黄任轲等点校淸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

2,孔凡礼点校清王文浩《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3,孔凡礼点校明茅维《苏轼文集》(中华书局)

4,《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影印1936年世界书局本,白本)

5,《苏轼全集》(上海古籍,白本)

6,《东坡诗,山谷诗》(岳麓书社,白本)

7,《东坡乐府笺》(龙榆生,上海古籍)

8,《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

上列书目中,白本是指只有原文,不带任何注解的本子。

一般读者,不作专门研究,传记类可选读王水照林语堂莫砺锋的书即可,选集类以王水照,龙榆生书最佳,全集类以上海古籍《苏轼诗集合注》,中华书局《苏轼文集》最合适。王水照,曾枣庄,孔凡礼都是目前国内苏轼研究的顶级专家,其著作代表了当前苏轼研究的最高水平。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当然要看他们的书,特别是王水照的书。

《苏轼全集校注》,用现代汉语作注,便于阅读。但卷帙浩繁,二十巨册,价三千余元,显然不宜一般读者购置阅读。有经济实力的人也不妨购上一套,也堪作传家之宝。

读了上面的这些书你就会知道“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纯属小说家言,就会知道“苏轼只会写诗不懂政治“是何等荒谬!与朋友交流关于苏轼的问题时,你就有底气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