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数量统计2020(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全民上网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吗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全民上网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吗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较2020年12月增长了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我国超10亿的网民上网都在做什么?互联网技术给人们衣食住行及社会转型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数字社会新形态持续升级

2021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应用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与2020年12月相比,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着,增长率均在10%以上;在基础应用类应用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分别增长3.3%、2.3%;在商务交易类应用中,在线旅行预订、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分别增长7.0%、3.8%;网络娱乐类应用中,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均增长了3%以上。

“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构建起数字社会的新形态——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从网购、外卖用户规模看,人们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便利民众。”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说。

其中,不同年龄段在应用使用上呈现不同特点。比如,20至29岁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应用的使用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30至39岁网民对网络新闻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10至19岁网民对在线教育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以生鲜、药品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业务飞速发展,与餐饮外卖共同助力惠民生、稳经济。各类非餐饮外卖业务占比正在不断扩大,外卖行业覆盖内容不断丰富。

适老化服务日益完善

近年来,“银发一族”网民占比显着增长。《报告》提到,截至2021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较2020年6月增长5.2个百分点。

2020年以来,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及特殊群体的无障碍普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先推动115家网站、43个App进行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互联网企业及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响应,加快解决老年人无健康码出行难、不会操作就医难等问题。健康码适老化相关功能已覆盖全国至少3000万老年群体,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在地图、新闻等应用中开通针对残疾人群的无障碍功能。

此外,医疗养老健康服务成为新热点。老年健康服务成为互联网平台在医疗领域切入的重点方向,智能设备也成为智能化养老领域发展的新突破口。

数字新基建基础不断high实

“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信息通信业乘势而上,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还将持续聚焦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推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报告》指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94%,固定宽带端到端用户体验速度达51.2Mbps,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

另外,我国5G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其中,已纍计开通96.1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38%,居全球首位;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9000个,5G正快速融入各行各业。

中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你觉得这个数量算多算少呢

这个数量的确大。

截止到2020年12月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0.4%,健康吧已经帮助了9亿人通畅出行,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8.73亿,网络的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7.82亿,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统计表也有了,其中大多数网民的个人月收入都处于3000元到5000元的价位,网民的职业结构主要都是学生,占到了23.7%,直到2020年,我们的互联网普及率一小时在稳步上升,达到了64.5%,我觉得中国人口目前应该是14亿人左右,也就是说几乎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在使用互联网,表明现在互联网的规模很大,本来也是一个学生,对于互联网就比较熟悉,但是有很多不上网的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还有一些儿童。他们这个时候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所以这个互联网还是有待完善的。

农村网民占三分之一。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70%以上。我国农村的占比占到了31%,现在我们在网上经常会刷到一些农民的信息,或者是说一些养殖信息呀,或者是蔬菜大棚之类的,其实我们看的这些很无聊,但是这些信息主要不是给我们这些一下二线的大城市看的,而是给广大的农村网名看的,互联网目前主要依据大数据显示进行一些广告的推送,而农村网民占比较多,所以就会推送一些跟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而且呢主要是集中在移动端。手机市场非常重要,很多公司会把自己的业务集中在手机上,因为农村人上网的主要形式是依靠手机。

我个人觉得还有待提高。

在我个人看来,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率非常的高,证明我国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人民已经普遍脱离了温饱问题,朝着物质生活更高水平的方面进行发展,零售网络,连续八年排名全球第一。网上使用网上支付的使用率接近90%,这种进程领先世界,而且在2020年,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苏州等几个城市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呢我觉得我们的数字货币会进一步优化,功能,覆盖更多的地方,为网民的生活提供数字化便利。所以我觉得这10亿网民的数量,并不算很大,应该需要更一步的发展,朝着百分之百普及率发展。

月入五千以上的网民不足三层,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而来的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一下的网民占比15.3%。

       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震惊,因为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关于月薪的采访时,那些被采访的年轻人基本上月薪没有低于十万的,而下面的评论里面也是基本上没有低于一万的,这就给其他人造成了一种错觉——月薪上万很容易。所以当大家看到这种数据的时候才会很震惊,没想到月薪五千的人都那么少,那月薪上万的估计还不到一成吧。

       那么网民收入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其实就是网民在网上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信息注册,这些信息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是会有记录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网民的工作信息在公司电脑上也会进行登记,相关数据也会被备份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然后两种信息一对比,大部分网民的收入就会显现出来,最后得出相关的数据表即可。

       其实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这份数据表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正确,例如提成、兼职收入就是无法计算在内的,而身边很多朋友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赚取的。尤其月薪一千以下的居然都占比15.3%,就算里面算进去了学生,但也说明有很多的成年人月薪低于一千,而这在我们的身边几乎是看不到的,估计主要是靠其他渠道的收入来生活的,否则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