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藏棋日记之一神秘的藏棋在香格里拉生根(图)-评论-围棋联盟网
发布时间: 2022-12-11
老式的藏棋棋子

香格里拉的美景

  6月18日——神秘的藏棋在香格里拉生根发芽   今天是周末,我搭乘中午的班机,逃离了北京。藏区著名作家二毛大哥曾看着我,啧啧地咂着嘴说:在北京生活真可怜,什么吃的都没有,天天在高楼大厦的鸽子笼里窜来窜去,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藏区高寒而广阔的天空让我魂牵梦绕,站在半山腰上俯望半湿半干的纳帕海,我觉得自己好像只雄鹰,要在天上飞啊飞。为什么北京的高楼就不能让我有这样的冲动,因为还没飞,一准儿撞到哪栋楼上。   从昆明中转,加上飞机晚点,到达香格里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出发前,我查了香格里拉的气温,5至25摄氏度,下雨的时候,晚上气温会降到2摄氏度。   中甸就要到了,我翻出衣服把自己包裹上。同机有6个傻瓜,一水儿的短袖,他们异口同声自豪地告诉我:我们没有带一件长袖衬衣!比起机舱前部的另一波穿着短裤、光脚凉鞋的人,这6人还算聪明。起飞前,我劝他们先换上衣服,如果没带,可以在昆明机场随便买几件,听我劝他们买东西,这6人用惊诧而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看一个女骗子。   飞机落地后,高原的寒风刺骨地吹来,这群人站在机场的停机坪上前呼后拥,瑟瑟发抖,我的心情很复杂,有点得意,有点同情。   迪庆藏棋院的朋友们把我和从昆明去的邱继红五段共3人接到了酒店,匆匆吃完饭,我们被拉到了香格里拉古城里的藏棋院。   迪庆州体育局提前几天就将邱继红抓来,主要是藏棋文化节上的重要比赛,秩序册和竞赛办法还没有眉目。邱老师一到,大家好像吃了颗定心丸。几人伺候着,邱老师如颂经般地把竞赛办法背了出来。   迪庆藏棋院,中国首个,世界也一定是首例,真的落成了!去年10月,我和江铸久九段、芮乃伟九段两位大侠行走中甸的时候,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扎拉先生和我们聊天,他说小时候上山放牛打柴时,就已听老人们说过藏棋的事情。4、50年过去,始终没见过这个东西。藏棋在齐扎拉的心中,是神秘而遥远的,但又比童话故事真实,他知道这种游戏一定还在某个地方悄悄地存在着,喘息的声音越来越弱,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古老的文化正走在灭绝的道路上。   齐扎拉州长是一位围棋棋迷,他想把藏棋挖掘整理出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想让它在藏区的香格里拉生根发芽。听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没敢多想,甚至觉得有点痴人说梦。这个东西到底在哪里?把它从历史的尘埃中挖出来,到底有多大意义?据说藏棋是17路棋盘,还有座子,在19路棋盘的围棋热火朝天的时代,有谁会对这种复古的东西感兴趣?   听说西藏拉萨民间还有人懂得下藏棋,今年4月,齐扎拉州长马上派出三位精壮的棋迷小伙儿去了拉萨,经过半个月艰苦的拜师寻访,三位小伙儿陈俊明、刘家训和格桑邓珠不辱使命,真的把藏棋学了回来,州长成了家训的第一个学生。在藏棋院里,一个轰轰烈烈的培训班开张了,当地包括公务员、喇嘛等百余名人士成为家训的徒弟,大家开玩笑把家训叫做“祖师爷”。   从搜集资料,到最终弄懂什么是藏棋,家训用了半年时间,调查的结果出忽州长和所有人的预料,藏棋包括的门类种类令人眼花缭乱,先遣部队学回来的是其中两种:藏式围棋“密芒”和“久”。这两种棋的复杂和游戏程度,丝毫不比围棋逊色,说让藏棋复兴完全是一种为复古而复古的行为,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州长说,做这事真值!   这两天我要好好学一学藏棋的规则和下法,要好好看看这个藏在老街里的藏棋院。   (郭婷婷)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