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最大刺激——捡漏
发布时间: 2022-12-11

什么叫捡漏?捡漏就是别人拥有一件东西,没有发现它的价值,而你发现了,并且以很低的价钱买下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捡漏。捡漏是所有收藏家最高的追求,最大的享受,也是收藏最富有魅力之所在。



捡漏起码说明了几点:
 

一、你成功了。作为一个收藏家,成功的因素有多方面,一要金钱,没有钱,搞收藏万万不能;二要眼光,没有眼光和水平,你即使花一个亿,也可能都交了学费;三要机缘,不少人既有钱又有眼光,他肯定能买到好东西,但他不一定能捡漏,因为他没有机缘,他可能一辈子也碰不上,一辈子也捡不了漏。如果你捡了漏,说明你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而且最重要的是后两个条件。其实,作为一个收藏家,一辈子能捡一两次大漏,已经是非常成功非常幸运的了。

二、你有眼光、经验和水平。作为一个收藏家,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光和水平。能在真赝混杂、凶险万分的古董市场中,不但不上当受骗,还能识人所不能识,想人所不能想,捡人所不能捡,难能可贵。在捡漏中,你得到了一个收藏家最难得的享受。因为捡了漏,同行们都会羡慕你,在人们的赞誉声中,你会体会到一个收藏家的存在价值。

三、你挽救了文物。一件文物,别人没有发现它的真实身份,没有认识它的真正价值,就不会重视它,这件文物很可能因此而毁掉。你慧眼识英雄,把青蛙还原成王子,把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收藏家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许多收藏家每天在古董市场瞪着眼睛寻寻觅觅,大多数是在等待着捡漏的机会到来。但这种机会大多数不会到来,不是这位收藏家没有资金和眼光,而是没有机遇和缘分。冥冥之中或许存在着某种天意,机遇和缘分往往属于那些最痴迷最执着最疯狂的收藏家。

不妨在这里讲几则捡漏的故事。

民国时北京一位收藏家到乡下去拜访朋友,看见村口一个妇女在用皂角水洗头,盛皂角水的杯子像是明代的官窑瓷器,便站在那里发愣。

洗头的妇女忽然发现一个陌生男人站在对面,心里感到别扭,没好气地说,“看什么?”

“我看这个杯子。”收藏家老实地回答。

“一个杯子有什么好看?”其实她心里想说的是你一辈子没见过女人吗。

收藏家问,“这个杯子能卖给我吗?”

妇女总认为那个男人在色迷迷地看她,只想快点打发他走。于是开了个天价:“一块大洋,要不你快走。”

男人掏出一块大洋,拿着杯子马上走了。

女人很高兴,按今天的说法是精神物质双丰收,既不用担心那位男人的性骚扰,又有一块大洋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她至死也不会知道,她被人捡了漏。

那只杯子七转八转,最后卖了一万大洋。这个故事见于陈重远先生的《文物话春秋》。

在他这本书里,还有一个巧买明代大海碗的故事。

也是在解放前的北京。一个老太婆卖酸梅汤,盛汤的是一个明代的大海碗。老太婆当然不知道。

一个路过的古董商看到了,他想,如果直接向老太婆买碗,会引起她的警惕,即使花高价生意也不一定做得成。

正好此时有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古董商临机一动,他先走进送葬的队伍,然后又从队伍中挤出来。对老太婆说,大家渴着哩,你这碗汤全卖给我多少钱。双方说好了价,古董商问,这碗咋办?老太婆说,你们喝完了再送回来。古董商说,喝完了再回来,我就赶不上队伍了,能不能这样,这碗算个价,我给钱,你再买个大新碗。老太婆嘀咕道,现在买个新碗好贵啊。古董商给了老太婆够买两个新碗的钱,生意成交了。

这只五彩大海碗是大明嘉靖年制的官窑瓷器,后来卖了多少钱,不知道。但与它同时期的一件五彩大罐,2000年的拍卖成交价是4400多万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