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感冒用药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21

导读:老年人感冒药如何用药?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其实老年人用药感冒用药有很多注意事项,也有警惕,有些药物不能乱用,尤其是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了老年人感冒用用药的注意事项。>>>感冒用药的28个问题

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感冒的病程会相对延长,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应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在感冒药的选择上,应该区别用药,针对一般感冒,主要以抗组胺的扑尔敏等为主要成分;针对中重度感冒,则在前者成分保留的同时,添加能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镇咳的右美沙芬等成分。但老年人及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患者,要谨慎使用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此外,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只有出现血象高或扁桃体炎、咳黄痰、流浓涕等细菌感染征象时才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只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助长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而且还会杀死正常细菌,降低人体的防护能力。

老年人感冒用药时应该严格按剂量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用药,可以用写纸条或定闹钟的方法帮助记忆。任何药都有一个疗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来讲至少要服用3天,如果还是无效再考虑换药。有些人因治疗心切自行增加药量或增加服药次数,这是非常危险的,服药过量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原疾病更为严重。同时老年人感冒用药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例外。要牢记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尽量避免使用同类药物,必须使用时应该注意观察用药后全身变化,如有皮疹、瘙痒、头晕、无力甚至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就医。老年人在使用感冒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同服各药之间有无不良的相互作用。

编辑推荐:老年人用药需掌握的四个原则

三点关于老年人感冒用药的注意事项:

1、调理脾胃

因为人至衰老,肾精先枯,累及各个脏腑,这时就要靠脾胃运化、吸收饮食的营养物质来供养全身,培补元气,以祛病延年。因而用药时需顾及脾胃,伤胃碍胃之药要慎用,并应辅以健脾开胃之品。苦寒之品易伤脾胃,药如龙胆草、黄等、黄柏、桅子等。滋腻之味妨碍消化,药如熟地、阿胶等。健脾开胃药有党参、白术、木香、砂仁、焦三仙等。

2、注重补益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凡人40岁以下,体质一般比较健壮,“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40岁以上,体质渐渐趋衰,则“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50岁以上,肾气大衰,脏腑功能减退,虚损性疾病蜂起,宜“四时勿缺补药”,补益方法之所以对老人有效是因为它可以振奋脏腑功能,改善全身的虚弱状况,正胜邪去,感冒自愈。具体用药还要根据阴阳气血辨证给药,气虚用黄蔑、党参,血虚给当归、生地,阴虚予沙参、麦冬,阳虚加附片、桂枝等。>>>服用安眠药的注意事项

3、药量宜小

这是因为老年人气血不足,脏腑虚薄,年逾70岁以后,一般只能载三、五分药。若剂量过大,投药过猛,极易损人,反而增病,甚至产生“虚不受补”“越攻越实”的现象。感冒时,用发汗药一般不超过9克,而用补气温阳的黄蔑、附子等,则较常量稍大一点也无碍。

点击了解更多中医疾病、药膳调理关注身体健康......

注!新浪中医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