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较你如何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发布时间: 2022-11-21

父母生育了孩子后更重要的事把孩子抚养成人,不仅是满足身体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更是不能忽略,否则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走上错误的道路,宠溺孩子反而成了耽误孩子,这是诸多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也会沾上不良的习惯与爱好,这时应该怎么纠正不良习惯才有效呢?

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更有甚者说“打是亲骂是爱”,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恨铁不成钢也不是一下就能端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很多的时候,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

如果说反复念叨坏习惯成了强化这种不良习惯的“催熟剂”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改成孩子的缺点呢?很多父母一听这样的说法顿时就议论纷纷了,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思考你的小孩,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几乎不可能。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关注孩子的坏行为,对孩子进行训导和惩罚,可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和训导都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故孩子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这就是不少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小孩子的心理其实很容易被琢磨,他们往往非常爱黏着自己的父母,希望任何时候都能被自己的父母关注,如果说父母对他们过于放纵,往往会造成他们为了引起关注而频繁得恶作剧,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淡化孩子的缺点绝不意味着为孩子的行为护短,也不是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设法替孩子开脱辩解,而是策略地对孩子进行正强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