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布时间: 2022-11-21

肾病中有一种膜性肾病,往往是由肾病综合症发展而来的。膜性肾病是一种伤害性较大的肾病类型,甚至会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那么膜性肾病是怎么发生的,它有什么发病机制呢?有多种因素可能会导致膜性肾病的发生。

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而且现在人们对此的认识还有限。临床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MN和继发性MN两大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因其常伴随一些自身免疫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发生,现普遍认为本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引起膜性肾病的继发原因有: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舍格伦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强直性脊柱炎和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麻风、丝虫病、血吸虫病和疟疾。药物及毒物 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和丙磺舒。肿瘤 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淋巴瘤。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人们一直对此进行研究。多数学者同意免疫损伤是其发病的基本机制。认为膜性肾病是一种针对正常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原成分产生的自体抗体介导的肾小球损害,免疫复合物由上皮细胞膜上脱落到基底膜的上皮细胞形成典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着。沉着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在此产生C5b-9。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引起蛋白尿,病变过程中激活的细胞因子导致基底膜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引起基底膜增厚,使病变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肾病医院专家对膜性肾病的简单介绍,可见膜性肾病可以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等多种疾病引发,而且还可以引发其它的疾病,造成更加严重的恶果。膜性肾病会使患者的免疫力受到严重伤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