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工资倒挂怎么解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2月24日的文章《美债利率再次倒挂,下一场金融危机不远了?》可以较为系统地回答你的问题——

过去一周,10年期美债利率大幅降至1.47%的低位,3个月和10年美债利差再度倒挂。这是自去年美债利率倒挂(10年和2年倒挂)之后再次发生的“诡异事件”。

根据历史经验,美债利率倒挂之后极大概率发生经济大衰退。比如,上一次美债利率倒挂正好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

美债利率倒挂到底是什么?为何倒挂之后经济会发生衰退?本人做一次系统性分析。

美债利率倒挂是市场的“诡异事件”

一个基本经济常识是:收益性资产的风险越大,资产的回报率就越高。债务作为收益性资产,其风险和债务到期的时间是成正比的。也即:债务到期承兑的时间越长,债务的票面利息就越高。

所以对美国国债而言,3月期、1年期、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是逐步提升的。即30年美债利率一定是最高的。

但国债是可自由交易的,价格是波动的。根据国债票面利率=承兑利息/国债价格,在承兑利息不变的情况下,国债价格的波动会导致票面利率波动:国债价格上涨,票面利率下滑,反之亦然。

通常国债价格不管怎么波动,票面利率都遵循长期高于短期的原则。而一旦发生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就被称为“利率倒挂”。这被认为是极不平常的“诡异事件”。

利率倒挂的直接原因是长期国债价格大幅度上涨。但为何其价格上涨会扭曲到破坏市场的基本规律,即“债务到期承兑的时间越长,债务的票面利息就越高”不成立了。目前没有权威理论做出解释。

但根据以往经验都可知道:国债利率发生倒挂,接下来极有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大衰退)。

美债利率倒挂的本质

本人尝试对利率倒挂做一次解释吧。去年四月本人遇到龙卷风,无意中想到了可作为其解释的“货币流动的负压原理”(整个推理过程在论坛里)——

①把货币当作水,货币的流动与水的流动具有同样的规律:哪里产生负压,就流到哪里,并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流动。就如同空气中发生龙卷风和水里发生漩涡:空中发生负压,空气旋转依次往上,水产生负压,水流旋转依次往下。

②把自由市场当作水池,不同性质的资产则位于水池的不同区域。

池子由上至下,压强越来越大,所以同比于水池压强,风险越高的资产利率越高,其越在池子底部。

按此推:股票和房产本质上是企业的无限远期债务,位于池子底部。越长期的债券,越接近股票、房产所处的区域,也越接近水池底部。现金等同于利率为零期限为零的资产,压强为零,在池子表层—水面。

但和水不一样的是资金流动具有自反馈性:当资金流向某个资产时,资产价格越高,同时反作用其身,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相互叠加,发生自反馈。这样将导致价格扭曲,比如房产泡沫和股票泡沫。

股票和房产的价格泡沫会在池子底部产生负压区:由于吸收大量资金,导致底部利率变小(股票太高,市盈率下降),压强变小,而上层的资金由于过度流入底层,利率变大,压强变大。

当水池上层压强提升,而底层压强减弱,这就产生了不平衡性。、

接下来必然发生的是:池子内部的水流产生相反的平衡力去干预。即表层区域会产生对底层区域资金的虹吸。

这就相当于在表层放了一个吸水机,当造成底层区域价格扭曲的力量无法抗衡表层虹吸的力量,资金将由下到上的回流。

根据①点,资金首先进入相近的区域。所以在房产泡沫、股票泡沫的顶端的时候,资金首先流入长期债券,造成利率下降。再依次流入短期债券,最后流入持有现金。

如果底部价格极其扭曲,最先流入长期债券的资金非常大,长期债券价格也会扭曲,从而导致票面利率过底,以至于短期债券发生倒挂。

为何利率倒挂后会发生金融危机

以股市泡沫作例。如果泡沫足够大,扭曲的力量足够大,未来资金将是巨量的:巨量资金从长期债券一次逐步流入短期债券,倒挂顺次推移。其最终点是:流入压强为零的顶层,即现金持有量将强化。

这将发生居民提取银行存款的欲望会强化。

如果社会债务杠杆很高,居民对各类资产的挤兑必不可免,金融危机也必然在此时发生。这就是利率倒挂之后为何会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利率倒挂的本质其实是给大家一个预告:资金自我自然平衡的力量已经大于造成泡沫扭曲的力量,泡沫即将破裂。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是源于房地产泡沫价格扭曲导致。未来即将发生的危机,毫无疑问将是由美股泡沫破裂导致。

工资倒挂怎么解决

工资倒挂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怎么解决呢?要看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保持现状,维持不变。

校招人员高起点,高学历,名校毕业,对于小公司来说,这种人员永远是稀缺的,你除了开高工资,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吸引人家到你这里来。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用解决,因为无解,人家能来就不错了。

第二种情况,留住优秀老人,公司要有调薪机制。

要在固定时间针对一些表现不错的员工进行必要的调薪,跟得上市场行情,否则招聘新员工进来,在短期内还看不到他能力的情况下,薪水却比表现好的老员工高,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造成表现好的老员工流失。

第三种情况,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薪酬结构多元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处于动态不平衡当中,想做到完全的公平合理是不太现实的。为了招聘优秀的高素质人员,付出了相对固定的月度高薪资,那针对表现优秀的老员工,能不能设置较为丰富的年终奖模式,至少争取在年度收入上要高于新的人员,留住他们的心。

第四种情况,利用薪资倒挂制造人员流动,增加活力曲线。

公司人员一直比较稳定,同类人思维比较严重,采取严厉考核条件不具备。这时候需要新鲜血补充进来,甚至带来链鱼效应,自然带来人员流动,实现团队优化。假以时日,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

当然,现实情况千差万别,远远不止这四种情况,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达到目的。

答主简介:喻派良言,经管作家,职场导师,企业管理顾问,智联招聘HR公会、linkdin(领英)、《CHO首席人才官》(杂志书)、三茅人力资源网、第一资源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众号转载,曾在传统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知网可查),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书。

如果体力劳动的收入高于脑力劳动的收入,是说明教育的失败吗

这个问题,我用一个小故事来回答吧。新中国建国后,在一次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主席台前,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特地接见了全国劳动模范中的掏粪工时传祥,并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我当国家主席是为人民服务,你当掏粪工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没有贵溅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劳模时传祥听了以后,激动泪水顿时涮涮流下,在场的毛主席周总理这时也都与这位掏粪工亲切地握了手。这不是虚构,更不是传说,而是一个确切的纪实故事。建国7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还在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收入、地位、待遇讨论不休的时候,是否也应当从那些已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中,深切地感悟到一些当前形势下应当感悟的特殊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