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为对老人来讲,怎么算孝顺?为什么有人说60后是最后一代孝敬父母的,也是被子女抛弃的一代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你们认为对老人来讲,怎么算孝顺

行善之人,犹如春园之草,未见其长但日见其增。百善孝为先,行孝之可嘉在于自己内心安详!行孝路上不能等,世上最悲哀的情莫过于子欲孝,而娘不在!

行孝是一种传承

子不孝父之过,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有孝道文化。那何为孝?“您养我小,我养您老”,由此可见,赡养老人既是一种回报,更是法律规定的一种义务。

对父母行孝,首要的是要保证父母有个独立安静的安身之处。现在城市农村都在安居工程,都将父母们住了几十上百年的房子拆了,有的子女就将父母接到自己家住,并将拆迁款占为己有。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所接触文化的差异,圈子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父母喜欢自己独立居住的占大多数。这一点很重要,就像生物一样,对环境不适应,呆在哪儿能舒服吗?

对父母行孝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目前温饱问题已全部解决,对于穿,子女要充分了解父母的习惯。比如,有一次,我85老母搬家时,把内衣搞丢了,让我去找。由于实在找不到,我就让媳妇按自己穿的标准给妈妈买二套。那知第二天,老娘打电话来了,说穿不惯,要那种宽松型的。

我只有让媳妇带着老娘,到她经常去的镇上重买。价格比之前的便宜好多,但她就是喜欢!所以,行孝时,千万别随意改变父母的习惯。

行孝就要让父母精神富有

相信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好长时间回家一趟,父母会把本村人家的一些事,逐一与你分享。说句心理话,有的真与自己无关,但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办呢?我每次都看着父母听他们讲;而我三哥脾气暴躁,每次都来句“别烦了,以后这些无关的事不许说”,结果时间一长,父母就喜欢与我唠叨唠叨。你想,父母单独居住,见到子女回家,不说所见所闻的琐事,还能像小时侯一样训斥你吗?

体会之二,就是若是父母知道子女在外做事不顺利或遭遇某种不测,会食不安睡不香,甚至有时天不亮摸到子女家问长问短。所以,做为子女,在父母面前报喜不报忧,似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行孝就要让父母尽量远离病痛

风风雨雨几十年,恩恩爱爱一辈子。由于三观差异,父母辈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肯定与我们有差异。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希望得到子女们的理解和尊重!

对于父母,我们家姊妹六个的共同约定是:不允许哪家让父母生气;父母高兴到哪儿玩随意;关于赡养问题,不设指标,钱多的就多出,少的就少出,甚至可以不出;必须尽最大可能让父母远离病痛。

像2019年11月,老父亲突然由于劲椎间盘突出,导致右膀子疼痛难忍。特别是医院回绝手术后,那种不能让老娘眼睁睁疼死的焦虑,真是无言表达。当时,全家人讨论,准备了二种方案:一是用已有成功例子的中药热敷;二是到南京中医药大学请刘教授“穴位注射中成药”。好在第一套方案就解决了问题。

治好后送母亲回家时,春节前给母亲送节礼时,妈妈的那句“谢谢”,让我既兴奋又难忘…

为什么有人说60后是最后一代孝敬父母的,也是被子女抛弃的一代人

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特别对问题中的“最后一代”、“被子女抛弃”这样的说法,更觉不妥。我坚信,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一定会传下去的。

当然,也许有人说,我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已经证明70后照样是孝顺的一代。时间必将证明他们不会被子女抛弃。因为,民族的被传承下来的东西,是熔在文化里的,是会寖在骨髓里的。

当然,道德是会随时代有所变化的,但其核心和本质属性是不会变的。

有人说孝敬老人的人品行不会差,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谢谢!我认为百善孝为先,是做人的基本点。

闲聊谈己见,仔细想一番;大家都清楚,其实没说完。做为一个正常人,首先懂感恩,孝顺父母,敬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做为儿女和晚辈的职责,是应尽的义务;是为人类之根本,是做人的基本点。这仅仅只是为人处世之道,走向社会步入社会交往的开始,按照这个百字讲,只能说你做了这百分之一,具体这百分之一做的好不好,咱先说天知地知邻居知,你的老人最感知;你孝顺父母孝敬老人,别人只能说这个人还可以,你才有了起点,才能站住脚跟。人品要看你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的言语和行动,你的具体表现,众人评判。你六十分够格了,人品才算差不多,众人评判的、打的分数越高。人品就可以了…

你对老人能尽孝,为人处世还公道,崇德向善公益好,评判人品错不了。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孝敬长辈,孝敬父母,你做到了吗

并未做到!

在常人看来,孝敬父母和长辈是给他们很多钱!给他们买很多名贵的衣物,这只是表面的对他们好!难道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就渴望得到的是这些吗?那何不如用把抚养我们的这些钱拿来买这些东西呢?如果用抚养我们的钱来为自己买这些衣物呢,这样肯定比我们给他们买的要好得多!

请记住!!我们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试想谁不想让自己的“心头肉”过得好呢?假如你某天身体不舒服了、心情低落了能对你感同身受的只有父母!只有他们真正的希望你过得好!网上有句对伴侣说的话很好“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这对于孝道来说同样适用!当然啦!为了追求生活,我们不可能时时的陪伴父母身边,我们能做的最起码是在逢年过节能回家陪他们吃吃饭!说话!这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首歌所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回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过平平安安”。

综上所述,我没做好的原因是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而且也没能挣更多的钱给他们花,以后要照顾好自己不让他们操心,抽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

百善孝为先,养老院是孝敬老人的“天堂”吗

在我们这个国家,百事孝为先,养老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院为辅。家庭养老以家庭为中心,儿女亲情才能更好的展现出来,你陪我小我陪你老,共享天伦之乐!只有儿女离父母远,照顾不方便,又有经济条件,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也是不错的选择。院里人多,不孤单寂寞,互相帮助互相聊天,下下棋,打打牌,唱歌……做一些能及的事情,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找到快乐。愿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安康快乐的晚年!

在外地上班族的子女怎样孝敬老人

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处境不同环境不同导致亲人分离。由于为了孩子的学习教育,父母带大孩子还得带大孙子。做儿子女儿的也只能偶尔,打打电话或者发发视频啥的。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会要求农村的父母别种庄稼了,条件差的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加上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也闲不下来的。少部分人是把父母带到身边照顾的。一般情况下,留守老家的父母都是子女按时给点生活费,然后再打个电话啥的。其实父母不只是需要生活费或者问候,更多的还是需要陪伴。孝心不只是单方面的,只要父母开心快乐就是最大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