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抗日名将,后来却成金三角毒枭鼻祖,缅甸政府拿他毫无办
发布时间: 2023-07-11

看过《湄公河行动》的观众对“金三角”这个地带并不陌生,在19世纪末和上世纪前中叶,英国、美国和法国曾分别到达金三角,在此地传授罂粟种植、销售的技术,并对鸦片进行大量采购,让金三角成为了世界臭名昭著的罂粟产地和毒品源头。

这里曾经出现了许多相当有名的大毒枭,例如罗星汉、坤沙等等。一直以来,这里都有“冒险家乐园”的称号,无数人在这里通过制毒贩毒一夜暴富,扬名立万。而相比于上面提到的两位毒枭,李弥这个人显然要更加传奇。

李弥何许人也?其是金三角毒枭的鼻祖。不夸张地说,金三角变成今天这个局面,他至少做了一半贡献。然而,这样一位毒贩,却曾是我国著名的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弥就凭借对战争战术的完美运用获得了相当高的职位,甚至还当上了师长,负责在湖北一带进行抗战。

当时,李弥率领的军队将松山的所有日军打的屁滚尿流,以游击战著称的李弥,常常让日军完全找不到北。湖北战事结束后,李弥还直接升任成为了军长。

虽然抗日战场上相当英勇,但李弥的这份光辉并没有就此延续下去。解放战争期间,他成了一个坚持内战的顽固分子,在黄海战役当中,李弥差点难逃劫难,当时他索性扔掉了所有军装,佯装成为一个普通百姓,才保住了性命。

展开全文

此后,李弥带着不太雄壮的部队逃到了缅甸的丛林里,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借助多方的资源,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游击战经验,最终让他成了独霸一方的山大王,而他当年所躲避的丛林,正是现在著名的“金三角”。

早前,金三角还归缅甸管理。在这里,李弥通过一些手段顺利取得了反政府武装以及当地土司等力量的支持,其部队势力开始逐渐壮大。但作为外来军对,李弥在缅甸当然不被政府待见。缅甸政府甚至想过很多种方法想要直接剿灭李弥的势力,还专门调动了几万的缅甸政府军。

不过,李弥本是抗日名将出身,打仗自然在行。且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其军事实力早已经不像当初刚逃过来那般孱弱。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不但强悍务必,还各个能抗能打,这让缅甸政府实在无可奈何。甚者还有李弥专门率军队追着缅甸政府军打的情况发生。也是没有办法,缅甸政府最终只好向联合国提起申诉。

迫于国际压力,台湾方面命令李弥进行撤退,回到台湾。由于李弥始终对国民政府怀有希望,虽然他当日在金三角势力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还是依然选择带着士兵回到了台湾。

虽然他回去了,但却给金三角奠定下了“三不管”的基调。当年他在当地招的本土士兵迅速崛起,其接过了李弥的衣钵,将金三角的贩毒制毒事业继续壮大。当年名噪一时的大毒枭坤沙,便曾是李弥手下的士兵,

金三角的混乱无疑给缅甸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直到现在,金三角仍然是个令边界各国头疼的地方,虽然联合国曾在90年代强行介入过一次,但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至于李弥,1973年,他因心脏病突发而在台湾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虽然他在金三角只待了不到5年,但他仍然算得上这块罪恶之地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