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背后的军事密码:中国能一直统一,全靠华夏人爱修运河
发布时间: 2023-07-11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6687,阅读时间:约23分钟

编者按:华夏自古就是非常擅长治水的民族,今天本文就从科学角度来介绍下早期的运河是如何修建的,以及对于一个国家物质基础的提升和军事用途。

春秋战国的运河

华夏最早使用人工运河的记录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所开凿的水道。只不过具体位置史料记载比较模糊。首次将天然水道用于军事用途则是在商末的姜子牙。《太平御览》记载了姜子牙曾经用过水道运兵。

进入周代以后,《尔雅·释水》则记载了周天子造船巡视天下、诸侯造船维持治安、民间造船以用于通行等记录。说明最晚于周初,天然水道已经被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所广泛利用。《说文》、《庄子》、《国语》、《诗经》等古籍对此都有详细的记载。

而人工运河的开凿明确被载于史料的则是从春秋楚国开始的。

楚国起家于江汉平原,当时楚国的国都江陵城大致的位置是在荆水(今荆江)与夏水(今无存)交汇口。此处距离汉江与长江均有一定距离。再加上江陵城北部的云梦泽有大量不相连的湖泽,因此,若要走天然水道运输物资,那么只能从汉江水道南下,在下游处入夏水之后再逆流而上才能到达江陵。

于是到了楚庄王(成语一鸣惊人的出处)继位后,在孙叔敖(湖北民间的“水神”)的辅佐下,楚人修建了一条贯穿了整个云梦泽,从荆水直通汉江的人工运河。由此,华夏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云梦渠便诞生了。

▲上图红线部分为云梦渠大体位置

展开全文

此后楚国又在东面的江淮地区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芍陂运河。当时的肥水(淝水)为纵向流动,向北称为东肥水,经芍陂流入淮河,向东南流动的称为南肥水则注入巢湖,再经濡须口入长江。当时楚国开挖的芍陂运河也就此将淮河与长江中段相连接。使得楚国农业、经济、人口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因此国力大增,也使得楚庄王登上了春秋的霸主。

▲孙叔敖纪念馆场景照

到了“好细腰”的楚灵王时期,楚国又在云梦渠旁修建了章华宫。由此可见,楚国的运河已经成为了楚国霸业的象征。

▲央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章华宫剧照

当然除了楚国外,更具有“水属性”的江东的吴越两国也修建过运河。而且比起楚国的运河,更明显的带有军事用途。甚至其修建的运河长度远比楚国长得多。只不过为吴国修建运河的还是个楚人。也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为吴国修建的运河可以从长江北岸的巢湖直通南岸的姑苏(今苏州)太湖、然后从太湖继续往南开凿,经杭州湾连接钱塘江。因此这条运河最早被称为“胥溪”或者“胥浦”。到了“吴二代”夫差上位后,为了与齐国争霸,又从长江北岸修建了“邗沟”,将长江东段与淮河也连接了起来。后来甚至不惜国力又在淮河的北线支流泗水以西修建了“深沟”。将淮河与济河也连接了起来。虽然这样为了霸业而耗空国力的作法在国家的角度上属于“自作孽”。但在华夏人工运河史上无疑是开创了先河。

▲笔者在扬州找到的古邗沟起点

而之后的越国乘吴国在与晋国争霸的时候,在吴淞江北岸筑城并修建了运河,成功攻入了姑苏。吴国灭亡之后,不仅整个水利系统继续为越国所“继承”。勾践还继续修建运河,将吴淞江与姑苏连接。这样一来会稽—钱塘江—杭州湾—胥浦—吴淞江—姑苏—太湖—长江—邗沟—淮河—泗水—深沟的路途就可以从水路完全贯通。越国已经可以从会稽(今绍兴)迅速将兵力投入到淮泗流域,勾践也借此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笔者在淮安段运河

只不过吴越两国所修建的运河只局限于东部地区。真正开启天下之中:中原的水利工程的是魏国。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率先开启变法的魏国也率先修建了一条灌溉农业的水道:西门渠,以及大型人工运河:鸿沟。

魏惠王在公元前361开始修建鸿沟。鸿沟从荥阳北岸的黄河往东南方向经大梁后止于颖水(淮河支流)。根据《史记·河渠书》的记载:“荥阳下引河水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说明鸿沟不仅将黄河、济水、汝水、淮河、泗水等几个水系相连接,还将中原地区的小型诸侯国以水道相连。

这样一来,中原诸国不仅在农业上获利,更促进了商业的来往。比如说在济水与荷水交会处的宋国国都陶邑(今山东定陶)和鸿沟中心位置的大梁(今开封)等城市能够在乱世中迅速崛起成为日后地缘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此。

而鸿沟的军事作用则更加明显。在修建之初时,继承晋国核心区域的魏国还保留着很浓厚的春秋色彩:联合中原诸国对抗楚国的北上。因此开挖鸿沟的魏国也成为了战国时代最早崛起的诸侯国。

▲鸿沟水系

但是到了战国末年的时候,鸿沟则成为了秦灭魏的关键。

公元前225年,当时的魏国仅国都大梁还没被秦军攻陷。而当始皇帝派大将王贲攻打魏国大梁的时候,秦军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攻城战。在久攻不下之际,秦军只得挖开了大梁城周边的鸿沟河道,水淹大梁。

然后华夏战史上便首次出现了以运河之水水攻灭国的案例。

而秦国之所以能迅速鹊起,商鞅变法只是制度上的,从物质上来说,无疑还是得益于人工运河的修建,也就是都江堰与郑国渠。

秦帝国的运河

根据史籍《尚书》的记载,古蜀人曾参加过牧野之战,这也说明蜀人和中原文明的联系其实是很早就开始了。

因此秦惠文王时期,大将司马错率领趁着巴蜀的内斗,很轻易就攻入了巴蜀平原,此后为实现“得蜀可得楚,得楚则天下并”的战略,秦国以巴蜀平原为后方开启了对楚国的战争,直至白起拔鄞之后,楚国迁都,秦军的后勤补给使得秦军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这样的结果到了长平之战则更显露无疑。于是秦昭襄王便开启了都江堰的修建。

之所以要修建都江堰还有个重要的意义:治水。

在长江的上游是条叫岷江的大江。发源地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甘肃南部的岷山,经过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松潘,流至成都平原。在成都平原的北部还有条沱江,其发源地则在海拔也在4000以上川西九顶山。而当古蜀国在蜀地建国以后每当进入雨季,成都平原都有很大的概率成为“汪洋大海”。

因此在史籍《华阳国志》中很早就有古蜀人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比如说古蜀国国君杜宇时期,丞相鳖灵曾在岷江两岸的山体处(从《汉书·地理志》开始此处被称为玉垒山)开凿出一条楔形口子。这也就是自古流传的宝瓶口的来历。

▲纪录片《蜀守冰》剧照:玉垒山

而宝瓶口修成之后,岷江在此处就被分为了内江和外江。而宝瓶口则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将江水分水导流的人工设施。也就是“四六分水”:枯水期外江只占总水量的四成。到了丰水期,在宝瓶口的弯道环流作用下,内江水流则只占四成。但是这样的人工设施,仅凭古蜀国的国力根本无法长久使用,因为长期的水流会自然带动宝瓶口的移动。但无疑为后来的李冰提供了经验。

▲纪录片《蜀守冰》剧照:由都江堰分流的内江与外江

而李冰进一步治理都江堰的方法无非就是加大了宝瓶口的面积,以此来加强宝瓶口抗水的能力以及增加弯道的弯度。但是因为玉垒山的山体是由坚硬的砾岩组成,因此李冰利用“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在当时被称为“积薪烧岩”。意思就是将木柴堆在岩石下面烧,然后用水将其冷却,这样就能让石体自然裂开。

然后再用两项古蜀人的遗留工具:竹笼、杩槎。以此来为宝瓶口驻提。也就是所谓的鱼嘴。笔者很幸运在1983年长春电影厂拍摄的《李冰》中发现了此二物(当年的电影真是良心)

▲电影《李冰》剧照:竹笼、杩槎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竹笼连成排后,就形成了堤坝。然后为了固定这些堤坝则在竹笼的后面安装上杩槎,再在杩槎里面放上石头。这也就形成了最初的“鱼嘴”。

而“鱼嘴”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过滤沙石。

因为水从高地往下流的时候,自然会夹杂着沙石。因此在取水的同时如何将沙石沉淀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宝瓶口的弯道设计使得水流在“拐弯”的时候会自然形成“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使得水流的清水表层流入内江,而夹带沙石的底层则流入了外江。在经过多年的沙石沉淀之后,鱼嘴的外江侧就形成了一块沙地:飞沙堰。

因此都江堰从建成起几乎每年都用大量人力来加固宝瓶口以及在飞沙堰掏沙,因此在蜀地一直都有“岁修”的说法。

而“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还仅仅是都江堰的堰首部分。都江堰真正的作用是对蜀地河道的开通。内江中的检江(今走马河)、蒙阳江(今蒲总河),和沱江(今柏条河),以及外江的石牛堰(今沙沟河)、羊摩江(今黑石河)、皂江(今羊马河,1947年我军还在这里伏击过胡宗南的部队)、江安堰(今江安河)和温江(今杨柳河)这八条天然河道均被贯通,这些河道纵横交错,既能灌溉农田,又能倒洪疏流,使得蜀地成为了天府之国的“陆海”。

这也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都江堰所处的岷江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显现了出来:可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向楚国及后来的百越发起攻击。

如果说都江堰巩固了秦国的大后方,那么让秦国的核心区关中平原也实现沃野千里的肯定就是郑国渠了。

关中平原虽然土地肥沃,但没有足够的降水量,那么如何再修建一个水利工程就成为了商人出身的秦相吕不韦所必须完成的政绩。正好间者加水利工程师韩国人郑国来到了秦国,献上了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