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公务员考试臻选密卷攻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解析:"这方面"是指代"欣赏一首好歌不容易",还是指代"创作一首诗不是简单的事",造成了歧义。

2、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解析: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二、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1、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解析:"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2、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解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三、留意句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

1、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解析:"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2、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解析: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

四、留意句中的介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展开全文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后,中国革命就在毛主席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解析:用"中国人民"做主语说了半句,又用"中国革命"作主语另起一句,使前半句没有了着落,可把"自从"移到"中国人民之前。

2、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解析:"自从……后"掩盖了后面句子的主语,应该去掉"自从"。

五、留意句中关联词

有些复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上,因此,一定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关联词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关联词错用、赘余或残缺、不合逻辑等方面。

1、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好。

解析:这个复句主语相一致,所以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他"之后,属关联词位置不当。

2、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重视自身发展的规律。

解析:"不仅要……"与"而且要……"是表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换位置,属不合逻辑。

1.旋律:歌词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 形状:色彩

B.食物:生命

C.义务:责任

D.目的:动机

2.并驾齐驱:判若云泥

A.并日而食:三旬九食

B.参差不齐:高下悬殊

C.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D.博古通今:殚见洽闻

3.明星:媒体:炒作

A.经济学:政策:复苏

B.商品:市场:交换

C.国家:武器:战争

D.分歧:会议:谈判

4.播种:收获

A.撒网:捕鱼

B.贫穷:饥饿

C.春天:秋天

D.生病:住院

5.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

B.请君入瓮∶周兴

C.雪中送炭∶宋太宗

D.程门立雪:程颐

1.答案: A

解析:

旋律和歌词是一首歌曲的主要功能部分,形状和色彩是一个物品的主要功能部分。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B项食物是生命的一个条件,CD项均为近义关系。

2.答案: C

解析:

给出的一对词语是反义词。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判断词语之间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间是对应关系,第二个是作为媒介,前者通过媒介达到后者的目的。明星通过媒体进行炒作。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

B项中市场是媒介,商品通过市场达到交换的目的,符合题干逻辑。A项中政策不是媒介,经济学和复苏没有明显逻辑关系。C项武器也不是媒介,战争不能作为目的。D项中谈判的主体应是人,而不是分歧。因此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

题干播种是为了收获,两词是因果关系,要想有后一个词,就一定有前一个词。A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BC不是因果关系;D不是必然因果关系,住院前不一定生病,生病也不是为了住院,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B

解析: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周兴。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