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翻译这句话?“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翻译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

这句话出自《论语》

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什么意思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意思是:

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1. 惠而不费:给别人好的利益,对自己没有牺牲损害。

  2. 劳而不怨:做事任劳,还要任怨。

  3. 欲而不贪:欲则可以,不可过分贪求。

  4. 泰而不骄:心胸宽大,不骄傲。

  5. 威而不猛: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并不使人恐惧。

原文如下:

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第二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里仁篇》

句中字词解释:

(1)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3)违:不遵照;不依从。

(4)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扩展资料:

内容介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里仁篇》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8 子曰: “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注释】

▲几:温和,委婉,含蓄,轻微。

▲谏:规劝,使改正错误。

▲劳:忧愁;愁苦。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过错,要委婉和气的劝告,若父母固执己见不听劝谏,仍然要恭恭敬敬,但不要改变你劝谏的初衷,有机会要继续劝谏。如果父母真的是执意不改,为父母担忧而毫无怨言。”

【学而思】

秦以前事奉父母与秦汉大一统以后提倡的“三纲五常”有所不同,先秦儒家提倡的孝,并不是后世理解的“父为子纲”一样百依百顺。儒家的孝,在父母有错、父母做事违背仁义、父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损身心健康等等情况下,要知道加以规劝,这才是真的孝。把这种孝转移到国家,出仕为官之后,见到君主有错,同样要直言相劝,而不是“君为臣纲”,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从本章开始,连续几章写孝,儒家思想认为在家能孝敬父母,出仕以后,也能把对父母的孝转移到对国家的忠,最终完备自身德行,立身处世奉行仁义之道。《孝经•开宗明义篇》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知识扩展】

《礼记·坊记》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

(孔子说:“听从父母的教导毫不懈怠,含蓄地规劝父母不知疲倦,为父母担忧而毫无怨言,这样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孝经·谏诤·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诸如爱亲、敬亲、安亲、扬名于后世等,已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请教的是,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不可以称为孝呢?”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天子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诸侯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亡国;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人,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那么他就不会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的事情。所以,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能够不去劝谏;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僚的不能够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