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写景作文指导(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对于小学写作,一年级进行看图写话,能够简单清晰的对于图中的画面进行表达即可,将五要素表达清楚就行.二年级写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能完整的分段,段落能自然衔接.但是到了三年级,就开始正式的写作文了.这一时期就不是仅仅格式正确,字数足够这么简单了.那么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摘一片知识的树叶)

在三年级,我们必须正式开始学习写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可以满足于正确的构图组成,可以写出足够的字数,更主要的是提高写作能力,做到通顺、连贯、分清主次能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提高作文水平除了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练习,从三年级开始,还要告诉孩子一些必要的作文技巧,让孩子有一篇好的作文标准,如何开始和结束,如何写到突出主题.这些基本技能,老师会讲到一些,但也需要家长同步.如果父母了解一些写作方法对孩子将大有帮助.

提高三年级孩子的作文水平主要学会以下几点:

首先,学会建立主题,并围绕主题构思文字.根据题目要求,建立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列出材料,然后过滤和排列材料.

第二,学会区分主要次要,知道关键的东西应该写得详细,次要内容应该是缩写,非必要的材料带过.最可怕的写作是从头到尾.没有主要或次要焦点.就像一个正在运行的帐户,它让人一眼就感到无聊.因此,三年级的孩子必须学会专注于关键点.即使一篇文章只写了一件事,你也应该详细写出来.

(我很刻苦)

第三,要培养细节感.细节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一篇没有任何细节的文章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并了解细节.如何描述细节?即抓住某一点并用浓重的去描绘它.例如,如果你想写下雨,那么一个人就会陷入困境.有些孩子可能用一句话说完:“一个人走得太快,不小心掉进泥里,被泥土覆盖.“如何描写细节:就是要写他为什么匆匆赶路,怎样的过程摔倒,摔倒后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变化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经过精心描绘,是文章生动有趣.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学写景作文教学反思

  古人言:吾日三省乎身。现在是极速发展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具有高敏感度,时时刻刻都能自我反思,下面给大家分享学写景作文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学写景作文教学反思1

  带着一个稍微有些沉重的使命,我设计了这次作文训练。

  我想要我的学生从抄袭的习惯中走出来,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我想,要训练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作文,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还要教会学生能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亲自带着他们去观察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并在观察的同时适当加以指导,引导孩子们启用各种感官来感知身边的景物,再引导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感觉变成语言——就可以完成好这一次真实可信的习作。他们也会明白自己的作文就如此简单。

  我在这一次作文训练的备课中创设了一个写作情境:那就是用我的相机拍下校园中一处景物——同学们都熟悉的校园石刻,让孩子们能有话可写,因为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里,有的孩子可能对它兴趣还很浓。另外,学生看见校园里的景物被搬进了幻灯片,自然也更有表达的欲望。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都说,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感觉很新奇,他们还说,以前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作文是不可能的,现在觉得有话说了。可见,我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写景作文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很多,但这一节课我只想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且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看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我们认为不追求面面俱到,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的确很受启发,在教师点拨之后,就能顺着思路将景物说得比较具体。当然,也还有几位同学参与得比较少,相信他们在同学的启发下,也会有收获。事后我特意检查了这几位同学的作文,也顺着同学的思路,写得很有条理,只是他们不是自己走,而是大家拉着走罢了。这样也不无好处,但给我的教训是,还需要花些气力帮帮他们。

  有同事给我指出来,这节课有点遗憾的是,大家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我想,像我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是刚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了避免以后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以后我在指导学生选材、安排顺序等方面一定要力求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他们的思维主动性,进一步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风格。既要让中下等学生有话说,写得出,又要督促优等生写得好,有特色,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定是百花齐放。

  学写景作文教学反思2

  语文课上,重在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引导他们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大胆地展开联想,把学会的课内外知识活学活用,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语言积累化为语言能力。目前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方面都很积极,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表达方面普遍存在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表达能力好很多。

  在写作教学中,我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一开始只是要求她们能把事情或者事物给叙述完整了,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那么他的文章自然而然地就能写好了。让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自发的写。开心的写,这才是最重要的。写作没有兴趣是肯定不行的,老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教他写作的技巧。

  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例文的景色之美。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感悟,体会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的美丽,让着美景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最后就是抓住每篇文章的不同特点,必须抓住每一篇文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让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认识。在今后的写景习作练习中也会起到很积极地引导作用。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和阅读教学连接到一起。学生在用欣赏的角度评价文章的时候,就再不断地学习,如何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用在自我文章修改上,这将是我今后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学写景作文教学反思3

  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进入三年级学习习作,最近一连串两篇习作安排的都是写景文。习作3配以一幅黑白图片,请学生涂色,再写一写图中景物和添加的动物,这应该是看图作文;习作4是写一处秋景。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经常有写景物的训练,三年级的写景文应该与一二年级要求不同。差别在于:低年级写片段,三年级写全文;低年级把话写通顺,三年级遣词造句的水平要提高;低年级写作顺序可以不明显,三年级谋篇布局要设计。

  实际教学中,不同学生作文能力差别很大,有的二年级孩子能写出三四年级孩子才写出来的作文,有的中高年级孩子下笔还是大白话,书面语言能力极差,积累的词汇量小,思想情感贫乏。以最近执教的两篇写景文为例,有的孩子文思泉涌,一点即通,课堂上即能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习作;有的孩子手把手也教不会,花几倍时间也挤不出几个一段话来。

  反思两节习作指导课,采用的都是以说助写的方法,观察景物,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会表达的学生在交流中提升,不会表达的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以习作4为例,写一处秋景,课堂上,我们师生一起合作进行口头作文,内容就是校园的天井秋色。这是学生最熟悉的一处景色,天井中有十二棵银杏树,也是秋天极富特色的标志之一。怎么写这一处景色呢?先给了学生一个观察顺序——由远及近。有的孩子马上说:远看,银杏树像一朵朵黄色的云。这是模仿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中的语句,无论贴切与否,都应及时肯定,习作就是从模仿开始。类似的说法很多,问题是大家都只能说一两句,这时就需要指导孩子们怎么说长,说长的前提是观察具体,我提示学生思考大树生长的环境和周围的景物等,相互补充,就能口头作文一段话了。近看,能写的东西更多了,树叶的颜色、形状,起风、雨天的树,树下的小草、盆栽,再想象可能飞来的小鸟,各类昆虫等。校园的天井院子景物很单一,经过指导,不少孩子居然能写出颇美丽的句段,可见交流是一种好方法。

  写景的口头表达指导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孩子说有水平的话。写景状物,词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能看出学生的书面语能力。以写银杏树叶为例,有的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