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为强造句(先下手为强和敌不动我不动你赞成哪一方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先下手为强和敌不动我不动你赞成哪一方

我赞成先下手为强,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与大家谈谈先下手为强的这句成语的典故,先下手为强通常与后下手遭殃连在一起使用,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句成语引申为; 趁对方还没有防备以及立足未稳的时候抢先行动,就能掌握优势、占得先机,达到一击制敌的目的成为强者, 与“先发制人”同义。这句话出自《北 史•元胄列传》。北周赵王招预谋篡位,他为丞相杨 坚摆下鸿门宴,不准带侍从进人。

北周大 将军元胄看出赵王招居心叵测,便强行进 人。酒过三巡,赵王招用佩刀刺瓜递给杨 坚吃,想杀死杨坚。 元冑看出他的用心, 对杨坚说:“相府有事,请丞相回府! ” 他趁机对杨坚耳语:“赶快离开这里!赵 王招要行刺! ”杨坚惊道:“他没有兵马, 如何造反呢?”元胄说:“兵马都是他们 家的,他是先下手为强啊! ”说着,保护 杨坚顺利回到相府。

后来,杨坚杀了赵王 招,做了皇帝,称隋文帝。 元胄升为右卫 大将军。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典故演绎成“先下 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个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成语。

大家孰知的平型关大捷就是对这句成语最好的诠释,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东三省,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如果盲目与敌人硬碰硬,不仅取得不了胜利反而使自己遭受莫大的损失,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与新四军经过长期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游击战战术打法,其中伏击战就是游击战的一种,平型关大捷是伏击战运用到极致的一个典型战例。接下来带大家回顾以下平型关大捷的来龙去脉。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平型关大捷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的提升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信心,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战争是先下手为强吗

常识!

核武器发射在空中飞行需要时间,俄罗斯到美国大概半小时。

你这边一发射,别人就知道了,拦截,反击早做好准备了。

没有先下手为强,只有谁更高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