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其实关于镇南关战役的过程,中法双方是没有特别大争议的,基本都承认是法国进犯中越边境,最终被中国守军击败,导致了法国在中法战争中被迫一度全线撤退。但关于战役的具体伤亡情况,双方的说法却相差很大。但从另一个方面,其实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并不是它真正杀伤了多少法军,而是它极大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面,并对法国政局产生了巨大震撼,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欧洲国家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看法。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就是中法战争,而中法战争是法国为了完全控制当时中国的属国越南而对越南和中国南方几个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其实法国对越南的蚕食早在公元1858年就开始了,在公元1862年,法国侵吞了越南南部的几个省。公元1873年,法国开始进入越南北部,越南政府为了抵抗法军的步步紧逼,邀请天地会首领刘永福率黑旗军进入越南。结果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击毙了当时的法军主将安邺(法国名字是弗朗索瓦·加尼埃),挫败了法国在当时就完全吞并越南的企图。

但从公元1881年开始,法国政府决定为在越南采取军事行动拨款,法国在越南攻势再起。第二年4月,法军攻占河内。之后不久刘永福再次应邀率黑旗军进入越南抵抗法军,并在河内与越军一同作战,在河内城中击杀法军将领李威利。但在其它战线,法军则推进顺利。公元1883年8月,法军攻陷越南首都顺化,越南政府投降。之后法军继续北进,当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北圻地区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法军攻势凌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攻克了越南北部的北宁、太原和兴化等地。公元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开始和谈,承认了法国对越南保护权。而且在谈判中,法国代表提出法军将分批从越南北部的中国军队手里“接防”,李鸿章对此不置可否,但法国人却将他的态度视为了接受。6月23日,一批法军到谅山附近的北黎接防,遭到清军拒绝,法军立即发动进攻,双方战事重启。

清人所画的法军在台湾基隆登陆场景

之后法国迅速扩大了战事,不但在越南北部攻势不断,还派出海军入侵中国东南沿海。10月在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被法国舰队全歼。公元1885年初,法国海军陆战队从基隆登陆中国台湾,向驻守台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同时法国军舰进犯浙江镇海,又击沉了两艘由上海增援福建的中国军舰。3月底,法军攻占澎湖,并开始封锁吴淞口。同时在越南的陆战方面,中国军队也遭遇多次失败,法军直逼中越边境。公元1885年2月23日,法军东京(法国对越南北部的称呼)远征军第2旅甚至短时间通过镇南关攻入中国境内,并炸毁了镇南关的关门。所以当时整个中法战争的战局,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在各条战线都陷入了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开始在广西集结重兵,力图拒敌于国门之外,并扭转不利战局。

镇南关大捷

在镇南关战役爆发之前,由唐景崧率领的滇军和由潘鼎新率领的桂军先是在中越边境与法军的第1旅和第2旅形成了对峙。期间法国东京远征军统帅波也里也曾考虑过集结兵力突破清军防线,攻占广西龙州,阻止清军集结,但经过权衡他感到兵力不足,因此放弃了这一企图。

参加中法战争的清军士兵合影

但到3月中旬,法军增援赶到,波也里将这些援军调拨给第1旅,想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唐景崧的滇军。而当时他给第2旅的命令是拖住桂军,防止他们去增援滇军。而在此期间,清军也不断从各地调兵前往广西布防,到3月下旬,清军在广西已经集结起了大约2.5万到3万军队。而当时负责在镇南关布防的冯子材直接指挥的军队有大约4000人左右,他在当地精心选择险要地势,修筑炮台,严阵以待,并对手下将士表示自己“宁死不忍见法军侵入中国境内”。另外附近还有王孝祺所率领的3000余人,等于当时清军在镇南关附近总兵力有7500人左右。

中国军队在镇南关的布防图

而当时在镇南关附近的法军第2旅总兵力大约有2500人,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总共7个营的兵力,还有一个炮兵小队。所以此时在镇南关,清军是拥有比较明显的兵力优势的。而冯子材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在3月22日主动出击,袭击了法军驻地文渊。但冯子材的意图将并不是要直接击溃法军,而是在进攻之后迅速撤退,以佯败引诱法军出击。

描绘镇南关大捷的画作

结果法军第2旅旅长尼格里一看冯子材的重兵竟然“速败”,果然按捺不住,决定在第二天反攻。3月23日,尼格里留下了一个连多一点的兵力驻守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率领其它军队直扑镇南关。23日清晨,最先抵达镇南关的法军有大约1600人左右,虽然后续仍有援军在不断抵达,但尼格里却认为不应再等,就趁前一天“击败”清军的余威,在清军士气低下时一鼓作气,赢得大胜。

镇南关战役法军主将尼格里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法军似乎打的也比较顺利,拿下了镇南关外围的几处清军阵地,并击退了清军将领王德榜在法军右翼发起的反击。3月24日,尼格里对当时在镇南关之外布防的冯子材部主阵地发动总攻。他的计划是要对冯子材部进行前后夹击,在正面由第111营牵制清军火力,同时派第2团和第143营包抄到清军背后,发动致命打击。但他没想到的是,24日早上是大雾天,由副旅长赫本哲率领的包抄部队竟然在半路迷路了。而尼格里又把当时出现在清军主力身后的一队清军误认为是他的包抄军队,之后立即命令111营在正面开始进攻。结果111营立即遭到冯子材部的猛烈还击,多名指挥官不到1分钟就被打死。中间虽然有两个连一度突进到清军的战壕附近,但已经67岁的冯子材此时亲自手持长矛率领两个儿子及其它清军与这些法军展开肉搏,迅速将其击退。

67岁仍然亲自上阵与法军肉搏的冯子材

而几个小时之后,被派去包抄清军的第2团和第143营才抵达预定位置,他们虽然占领了清军一处堡垒,但在下午3点遭到了清军潘鼎新部的猛烈反攻,其指挥体系迅速瘫痪,多名指挥官被击毙。而在此时,清军也从两翼对留在后方保护法军撤退路线的法军第3团发起了进攻。而此时的法军在各个战线全部陷入被动,尼格里在无奈之下在24日傍晚下令全线撤退。当时参战的一名法军中士莫里在事后回忆时曾这样说道:

那天夜里非常黑,士兵们撤退时没有一个人说话。我们感到非常羞耻和愤怒。我们被迫丢下了很多战友和胜利,逃了回来。时不时会有士兵低声说到有谁失踪了,之后大家就重新沉默下来,为这些损失感到悲哀和痛苦。

法军伤亡及战役影响

所以此战的结果是法军的作战意图完全失败,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不过关于法军的伤亡,清军方面和法军方面的说法却还是相差比较大的。清军战报里的说法都是“毙匪千余”、“斩首数百”。还有“斩真法人五百余”的说法。但法军的伤亡报告说是74人死亡,213人受伤,阵亡和受伤者中分别包括7名和6名军官。其中伤亡最惨重的是从正面对清军发动进攻的第111营,总共有31人阵亡,58人受伤。

所以关于法军的伤亡数字,双方的看法还是差别比较大的,而且恐怕完全信任哪一方都不太合适。因为清军的数字本来就比较模糊,而19世纪的欧洲军队,将阵亡士兵通过病死等其它方式归于非战斗伤亡其实也是常态,所以两方的数字其实都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参考,真实伤亡应该在两者之间。

当时国内报捷的画报

但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却着实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在此战过后,中法战争的局面立时改观。清军乘胜不断对法军第2旅发动反攻,在28日的战斗中致尼格里重伤。接替其指挥的赫本杰下令全线撤退,3月29日法军退出谅山,清军一路奏凯,几天之内又先后攻克了屯梅、观音桥和谷松等地,冯子材甚至已经准备率大军收复河内。而谅山失陷的消息传到法国之后,法国议会在3月30日以306票对149票否决了总理茹费理提出的追加军费的提案,茹费理本人被迫引咎辞职,其内阁垮台。


但茹费理辞职之后,法国的新内阁仍然决定继续战争。此后李鸿章又在英国的调停之下与法国展开和谈,最后在6月9日签订的《天津条约》上认可了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以法军撤出台湾交换清军撤出越南。而当时在战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