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不是比较自私,误了张绣?诸葛亮能不能和贾诩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贾诩是不是比较自私,误了张绣

贾诩一点也没自私,相反,他洞明天下,妙计迭出,他不仅没误张绣,反而是拯救了张绣。

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年、三国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贾诩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曹丕的老师,死后配享文帝庙。

贾诩一生妙计频出,算无遗漏,我认为他才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军事战略家和谋士。

早期贾诩跟随董卓,董卓的女婿李儒是当时的大谋士,可惜董卓不听李儒的劝诫,没有处理好与干儿子吕布的关系,最后被吕布和王允设计诱杀,李儒也被杀。

董卓死后,王允执意要追杀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首次献计就大获成功。

李傕郭汜等听从贾诩计谋,召集董卓残部,反攻长安,用计打败吕布,占领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等人开始联合执掌朝政。

后曹操领兵护驾来到洛阳,贾诩劝说李傕、郭汜等人投降曹操,二人不听劝,结果被曹操打败,最后被追杀。

贾诩后辗转做了同乡张绣的谋士。他跟随张绣期间,刘表、袁绍和曹操都想拉拢张绣这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贾诩审时度势,认为曹操政治觉悟高,挟天子以令诸侯,占领了战略制高点,名正言顺;况且曹操志向远大,礼贤下士,胸纳百川,肯定会不计前嫌。而且曹操当时正准备与袁绍决战,实力较弱,这时候归降曹操,必会受到重用。

张绣第一次归降时,因曹操霸占其寡婶,张绣听从贾诩计谋,夜袭曹操大寨,趁乱杀死了大将典韦和他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张绣觉得再次投降曹操,恐怕曹操记仇,不肯饶恕自己,犹豫不决。听了贾诩的劝告后,张绣率众归顺了曹操。

情况果然如同贾诩所料,曹操听闻张绣来降,惊喜万分。曹操不仅厚待贾诩,对张绣也给予高官厚禄。曹操还让其子曹均取了张绣的女儿为妻,他和张绣成了儿女亲家。

贾诩一生算无遗漏,良谋尽出,堪比西汉的张良、陈平,而且他最后的善终,恰恰说明了贾诩眼光深远,是三国第一大智慧之人!

大家可以假想,如果李傕郭汜等人当时听从贾诩建议归顺曹操,那时候张绣也跟着其叔父张济,那样的话,曹操会提前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他统一北方的步伐也会大大提前,三国进程会有巨大变化。

可惜李傕郭汜等人当时自恃其高,不肯归降曹操,最后战败逃亡,均是死于非命。

张绣信服贾诩,事事听从贾诩计谋,曹操与之交锋,因为有贾诩这位大谋士,曹操也屡吃败仗。

建安四年(199年),张绣听从了贾诩建议,再次归顺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张绣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

建安十年(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被增加食邑,加前一共2000户。要知道,当时天下大乱,战乱和瘟疫多,人口锐减,十户才留下一户,曹操手下将领的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最多,比别人的封邑多了两倍不止。可见曹操多么重用和厚待张绣。

建安十二年(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征讨柳城的乌桓病逝,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张泉后来卷入魏讽的谋反事件,被视为同党遭诛杀。

贾诩善终,张绣也是善终。说明贾诩的眼光没错,张绣一生都被曹操重用。

所以说,贾诩不仅没有害张绣之意,反而劝说他不要投靠刘表和袁绍,正是贾诩的厉害之处。

后来袁绍被曹操数次击败,羞愤而亡。刘表病中听闻曹操南下,竟然吓死。这两人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张绣归降他俩才是自取其辱。

至于说曹丕怨恨张绣杀死他的长兄曹昂,更是无稽之谈。

曹昂死后,曹操这样对曹丕说,你大哥曹昂战死沙场,你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曹昂不死,曹昂必然是曹操的接班人,哪里轮的到曹丕?所以,曹丕感激张绣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杀张绣?

再说张绣是在公元207年征乌桓时病逝路上,那时候还是曹操说了算,对张绣正在重用,根本轮不到曹丕说话。

曹丕当时为了争夺继承权,也在拼命拉拢贾诩,对贾诩言听计从,贾诩也不可能让曹丕对张绣动手。

至于后来张绣的儿子张泉参没参与魏讽的谋反案就不得而知。当时此案牵连甚广,连钟繇都因此丢了相国之位,差点被杀。张泉被杀,也属正常。张泉被杀的时间发生在219年,那时候曹操正在汉中与刘备作战,后方极度不稳,拥汉反曹的造反事件层出不穷,况且曹丕是在邺城办理的此案,也说不明白。

张绣武艺高强,据传跟赵云一样同为枪王童渊的徒弟,枪法精湛绝伦。这一点从他偷袭曹操,杀死典韦、曹昂和曹安民可见一斑。

况且张绣归顺曹操后,受到曹操重用。官渡之战立大功,又在南皮协助曹操击败袁谭,曹操对张绣封赏甚厚,封邑待遇比别的将领高出数倍。

因此,贾诩每时每刻都是在真心的帮助自己的主子。无论是李傕郭汜还是张绣,还是最后辅佐曹操、曹丕,无论是谁,贾诩辅保之后就绝无二心,这在三国乱世中亦然实属难得!

所以,贾诩劝说张绣归顺曹操,在当时来看,是最明智之举,并没有误导、伤害张绣之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诸葛亮能不能和贾诩比

如果比谁的老婆漂亮,这个不能断定,如果比其他的,姓贾的落败,诸葛必胜!

为什么说贾诩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

易中天品三国:评贾诩为当时最聪明的人,称其洞悉人性,洞察人心,可谓至言! 贾诩还被成为三国最杰出的谋士。

一般人认为诸葛亮最聪明,但是易中天认为贾诩比诸葛亮更聪明。贾诩在战乱年代活了77岁。那时人的平均寿命怕不到30岁吧。 贾诩该走就走,该投降就投降,该寂寞就寂寞。

第一次贾诩帮助两个西逃的败将重回洛阳取得胜利,但是他知道这两个人怕他,敬重只是表面的,就毅然出走,到了另一个地方也是不行,就又出走到张绣那里。如果他不走,可定被杀。功成杀功臣的事屡见不鲜。 贾诩见张绣打不过曹操,就劝张绣投降曹操。

如果打不赢也要打,最后就是失败。或死或落荒,没有好下场。这样投靠曹操这颗大树,虽当不了王但是可以称臣。 投降曹操后,贾诩很低调。不多出主意,闭门谢客,子女不和权贵联姻。这样曹操就不怀疑。

一、贾诩论战

易中天论证贾诩战场用兵之聪明: 为了避免和袁绍决战的时候被其它势力趁火打劫,曹操做出了首先清剿其它势力的战略决策,曹操把第一个需要清剿的势力就对准了宛城张绣,当曹操第一次亲征宛城的时候,张绣问计贾诩是战还是降,贾诩提议投降曹操,于是张绣选择了投降,但是曹操进驻宛城后先是笼络张绣的大将胡车儿,再是霸占了张绣的婶婶邹氏,感觉到了耻辱的张绣决定对曹操降而复叛,通过贾诩的谋划,张绣发动了一场偷袭之战,战役结束,曹操损失惨重,丧失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曹操自己也险些命丧宛城。

接下来曹操亲征张绣的时候,因为刘表出兵袭击许昌,曹操不得已退兵,张绣看到曹操退兵想要追击,贾诩劝阻不能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果然战败。当张绣引败兵回来的时候,贾诩告诉他现在可以追击,追击必胜,结果张绣果然战胜了曹操,事后张绣把自己的疑惑提了出来:”刚才以精兵追退军,先生说必败,现在以败兵追胜军,先生又说必胜,这其中的玄机,实在想不通“。 ”曹操既然决定撤退,就必然会亲自断后,将军之兵不如曹操之兵精锐,将军之将不如曹操之将勇武,形势如此明朗,将军岂有不败之理?

曹操攻打将军,即无失策,又无失利,仓促退兵,必是后方有失,他既然打退了将军的追兵,必定会轻车速进,留下断后的将领和兵众自然不是将军的对手,如此形势,又岂有不胜之理?“当贾诩把其中的奥妙说出来的时候,众将无不折服。

二、官渡之战前夕面对袁绍和曹操对张绣的拉拢,贾诩做出了弃绍投曹的决定

易中天论证贾诩在眼光和政治才能上的聪明: 官渡之战爆发前夕,袁绍和曹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