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开创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是什么?近世进士尽是近视求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内藤湖南开创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是什么

一般来说,咱们都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划分古代、近代与现代,西方的近代以新航路开辟为正式的开始,而我国的近代则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不过有个日本人认为,中国真正近代的开端是宋朝,这个人就是内藤湖南。

出生于明治时代的日本的内藤湖南,是“京都学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作“近代日本汉学第一人”,他有个非常出名的学说,就是“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在1914年出版的《支那论》当中提出:从唐朝中期开始,直到北宋时期,这段时间的中国,已从古代过渡到了近代。

他认为唐朝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是近代的开端,因为唐朝与宋朝有本质上的不同。

内藤湖南的论据主要有这么几个:

君主地位的变迁、人民地位的变化、朋党性质的变化、经济与文化上的变化。

整体简单来说,内藤湖南认为,唐朝时期兴盛的门阀贵族政治,到了宋朝时期已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乾纲独断的君王,还有广大从民众上升进入朝堂的群体。

以前的时代,皇帝也是贵族群体的一员,需要依赖贵族掌握天下,而到了后期,贵族力量迅速衰落,君王直接与百姓们产生共生关系,这时候君主与百姓的地位都有所上升。

贵族政治时代,哪怕是再怎么强势的皇帝,拒绝贵族的权势,但仍旧不能避免贵族掌握一定权力的习惯做法,形成了一种与贵族联合的合议制度。

虽然唐朝有三省六部,可三省的长官几乎都出身贵族,鲜有出身平民的,当时的天子对于臣子的上奏之类,往往也都比较友善,罕见那种命令式的。

但是以宋朝作为分解,封驳之权不断式微,到了明清基本完全消亡。

比较典型的就是,从前能够辅佐、制衡天子的宰相,到了明清已被废除,类似的人也已沦为秘书一样的存在,君权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所谓唐宋变革论,也就是说唐宋时代为界,后来的皇帝权威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根源上来说从前的贵族政治,已经被除掉,所以将唐宋作为变革的一个转折点。

不仅如此,隋唐时期,民众也逐渐从贵族的手中被解放了出来,国家能够直接管理到百姓。

原本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度,到了中期的时候就已经自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两税制,也因为这个缘故,民众从制度上得到了自由。

以前需要实物地租,后来可以用钱代替,这么一来就自然获得了一定的解放,很多人也就摆脱了对于土地的依赖。

到了宋朝,因为王安石变法,民众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以及对于田地收成的自由处置,越来越明显,尽管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持续太久,但是其意义是非凡的。

经济上的变革,在当时还表现在很多的其他领域,比方说在唐朝以前虽然也铸造钱币,可实际上的流通数量有限,当时的人们还是流行实物交换。

甚至于,使用布帛之类作为物品价值的表示,也是当时的通用做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货币已大规模流通,并且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宋朝时期货币经济已经非常流行普遍,尤其是白银与纸币的大规模使用。

宋朝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以使用铜钱为主,但是南宋时期,白银的使用已非常流行,而纸币在元代的时候盛行一时,甚至于元朝都直接专注于纸币发行。

宋朝可以说是古代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后世虽然流行的货币不同,但仍旧是以宋朝作为一个开端,在此之前,主要的还是实物经济,货币经济并不算流行。

在朝堂之上,原本的朋党性质在唐宋前后,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区别。

唐朝与宋朝时期,朝廷之中的朋党都非常流行,彼此倾轧纷争不断,可是在唐朝,当时朋党基本都是纯粹的以贵族为核心的权力斗争。

到了宋朝却未必如此,宋朝的朋党之争,更多的是政治倾向不同,而非争权夺利。

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在前朝斗得不可开交,势成水火,可实际上两人私下并没有什么恩怨,甚至曾经还是好朋友,两人斗来斗去,纯粹是政见不同,并非为权。

不仅如此,从前的朋党大多出身权贵,门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后来不同,明朝时期门第出身什么的,已经被师生关系、地方关系等取代。

除了政治与经济,内藤湖南认为,唐宋前后的文化、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

举个例子来说,唐朝曾经占据主流的壁画、金山碧水风格,到了宋朝逐渐被水墨画取代,原本贵族们用于装饰的道具,逐渐变成了百姓们也能欣赏的物品。

古典的经学、文学,都宣扬对于传统的承袭,尤其是经典,可到了唐朝中期,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经典注释产生疑问,提出更多的解读意见。

文学上,唐朝所谓的古文体等等,都逐渐瓦解,变成了更多更自由的形式。

总的来说,内藤湖南认为唐宋时期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革,传统贵族没落,文化经济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从中世跨入了近代时期。

近世进士尽是近视求下联

谢谢题主邀答。

??近世进士尽是近视;

??远朋园丁缘何元多。

日语里的「近世」和「近代」有什么区别

在广义上「近世」和「近代」是同义的,即「古代--中世--近代」的划分法。

在狭义上,「近世」是指「中世」(中世纪)以后,「近代」以前的时期。即「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划分法。

就日本历史而言,「近世」一般指江户时期(包括之前的安土桃山时代),即1568-1867年。

而「近代」的下限,就日本历史而言,则为二战结束的1945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