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欠成都雷鸣一个道
发布时间: 2023-07-11

权与性交织,舆论场上容易引起大量关注。

1月7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对此前网络疯传的“干部不雅聊天事件”作出通报:经查,成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某,成华区一级调研员杨某某违反生活纪律。目前,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这份通报显示,当事人分别是陈某、杨某某。而此前网上疯传的主角之一成华区委副书记雷鸣并不在其中。

然而,从事件最初曝光到纪委监委作出通报的这20多天里,雷鸣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近期活动都被吃瓜者一一“品鉴”。他的照片被人和涉事女干部照片摆在一起,他的名字上了各个好事者的头条。从调查结果看,他在该事件中纯属躺枪。

躺枪20天,他经历了怎样的社死过程,外人不得而知。通报结果出来后,他和家人又能否从此事中完全走出,也不得而知。他是一名党政干部不错,同时,他也是别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很难想象,在这20天里,他的家庭经历了怎样的考验、家人经历了怎样的羞辱。

而那些造谣者、传播者,自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后,却大多销声匿迹,写过的文稿依然挂网,赚到的流量已经到手。仿佛错误从未有过,仿佛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从未发生。

雷鸣或顾及个人名声,或考虑取证难度,可能不会大动干戈将造谣者、传播者告上法庭。事件或许到此画下了休止符,但留下的思考显然不能停步于此。

从执纪部门看,是不是可以为遭网络误伤的当事人郑重正名?从司法部门看,是不是可以主动介入追究造谣者、诽谤者责任?

而对于被查证属实的女干部陈某,网上揶揄声一片。作为一名女性,这样的社死场景,显然她也难以承受。

这是网络反腐的胜利,还是对一名女性的舆论凌辱?有多少围观者是打着反腐的旗号、行着偷窥他人床帏之实?

成年男女之间,私聊一些两性话题,可能格调不高,也存在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的“生活纪律”问题,但不至于要将其聊天记录丢进公共舆论场接受公众窥探。从民法看,这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看,这可能还涉嫌传播淫秽信息。

如果聊天记录散布者的目的是为举报、为反腐,大可以直接拨打、登录纪检部门举报电话和举报网址。

现在,成都干部不雅聊天事件刚刚平息,扬州又曝出副市长与副局长的婚房事件。传言依然有鼻子有眼,相关照片和评论同样是满天飞。

若是造谣和诽谤,事情该如何收场?若不是造谣和诽谤,这样让一名成年人“公开处刑”瞬间社死,合适吗?

撰文|柴归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