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则感通,今天你诚意了吗?-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真诚地对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这就是“诚意正心”的“诚意”。如果你能够理解诚意,理解至诚感通了,那你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我是我的世界的主人。

何为感通?感受的“感”,通达的“通”,通过“感”能够达到“通达”。

无论做任何事,只有真正感动到自己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才“通”了。同样地,给予他人帮助时,也只有在我们的真诚能够感染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打动他人。只有“至诚”方能“感通”,这里的“至诚”就是“诚意”。

古人说要想改变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至诚则感通”,但是我们总是有“感而不通”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关键还是自己不够“(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至诚”,就是我们没有真正做到“诚其意”。

比方说为人父母,可能都会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了你”,但是孩子听了以后好像还是无动于衷。这时候,父母心里就想:“这孩子,无可救药了。我都给他讲这么明白了,怎么还没感觉呢!”这时候,借用“至诚则感通”来问问自己:你做这一切,真的是为了孩子吗?真的做到了“至诚”吗?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至诚”,你和孩子之间一定能达到“感通”的状态,但是只要你的“意”不够“至诚”或者里面夹杂着一丝杂念,你就没办法感动到孩子,自然就不可能“感通”。

在启发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至诚则感通,不能过于心急气躁,要慢慢地示弱,不温不火地把孩子的责任心启发出来。当然,有时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但孩子却表现出无动于衷的一面,于是你又会恢复以往的“虎妈狼爸”式棍棒教育。是方法没用吗?不是,关键在于你不够至诚。孩子视你如肺肝然,他心里十分清楚,你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忽悠孩子。所以,如果要想激发孩子的责任心,那我们必须要问我们自己内心是不是真诚。你不真诚,孩子也不真诚;你有多诚,孩子就有多诚。

“诚其意”的核心就在于“至诚则能感通”。你至诚或不至诚,他人的感受都在那里,真实不虚,不增不减。对待家人朋友、老板同事,对待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做到“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做到至诚,你就是你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

至诚就有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