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登上黄鹤楼》作者:董
发布时间: 2023-07-11

那年夏天,去湖北出差,借工作之暇,我们去了武昌,登上黄鹤楼举目选眺……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七律《黄鹤楼》: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在武昌蛇山之上,北来的汉水和东去的长江在山前汇合,使这山成了历代文人墨客眺望大江东去,感慨古今风云变幻的绝佳处所。也正是这天然形胜造就了一代名楼。

早在三国时代,孙权夺回荆州之后,为了迎战刘备,就在蛇山西端的黄鹄山筑城设防,并在城头上建楼了望,这便是最早的黄鹤楼。以后战事平息,黄鹤楼成了文人名士吟诗作画、宴客送友的胜地。

不过,要说今天的黄鹤楼是古建筑,巩怕没有几个同意者。它重建于1984年,仅有40余年,但它的设计和建造,又同1700年的黄鹤楼史一脉相承。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历代文人推崇为唐诗七律之首。这首诗又引出了大诗人李白的一些故事。据说李白当年登黄鹤楼,诗情盎然,正欲题诗,忽然读到崔颢的诗句,连声叫绝,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仙并未歇手。几年之后,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时,终于写出了一首可以与崔颢诗句媲美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公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遮望眼,长安不见使人愁。

展开全文

李白在黄鹤楼,还同他的挚友孟浩然依依惜别,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去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除了李白之外,唐宋时代许多的著名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等,都在黄鹤楼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这些诗人的名诗,都曾经得益于黄鹤楼,黄鹤楼上名也随着这些名诗传遍中国并蜚声海外。有人曾经这样说,如果没有黄鹤楼,中国的诗歌史、文学史乃至东方的文化史都将不完整了。

围绕黄鹤楼,还产生了许多的传说和故事。不管它们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如何?但却早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存留下来了。比如崔颢诗中说的“昔人己乘黄鹤去”的事,就包含着仙人王子安、蜀汉名臣费祎等人修仙得道、乘鹤升天的传说。唐代以后,又把吕洞宾等人也拉了进来,内容越来越丰富有趣,并且传到了日本、苏联等国,深受两国人民的喜爱。

据《生物学》中记载,鹤类有白鹤、灰鹤、丹顶鹤等种类,却无“黄鹤”。但编故事是不受此限制的。但让人们可信的是,“黄鹤”一词,同黄鹤楼所在的黄鹄山有关。此山石头为黄色,而古人一般也不去深究鹤、鹄的区别,因而就将此山称黄鹤山,楼亦成了黄鹤楼。

不仅古人是这样,当代人亦如此,黄鹤楼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春天,在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当时在武汉的毛泽东同志登临“黄鹤楼”,面对滚滚的江水,思绪万千,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滚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作为一座名楼,被人们如此珍爱,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如此重大影响,却在1984年的一次大火中被烧光,这岂能不让人痛心!

在50年代初期,为了改进长江南北的交通运输,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京广大铁路。武昌有蛇山,汉口有龟山,以龟蛇二山作为两岸桥墩,可以降低造价。于是,桥址就选在了两山之间,大桥正巧从黄鹤楼故址通过,为此,只好移地重修黄鹤楼。

由于时间不济,我们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走下蛇山,我的脚步轻轻,心情却很沉重……我又一次转过身来,仰望黄鹤楼,在心中默念着:“黄鹤楼,以后如有机会,我一定会故地重游!”

2023.2.15盘锦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 者 简 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2020全国首届词曲网络大赛歌词″优秀原创奖、优秀作品奖、专家评审奖、文艺星光奖″获得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