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如何构建,课堂质量如何进行评判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如何构建,课堂质量如何进行评判

怎样评课,教师们都有一个听课本,那个听课本的第一页上就有一个量化评分的表格,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满分一百分。笔者在这里凭感觉也提出几条标准。

一、教师知识传授必须准确,不能有重大的知识性错误。如果出现非常明显的且比较重大的知识性错误,其课一票否决。

二、其课不能出现立场观点的明显错误,否则,一票否决。

三、课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听课后要能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能进行考试,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教师授课要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学习积极性,双边活动开展得比较好。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或积极回答问题,或积极讨论问题,或积极进行活动,课堂气氛较活跃。

五、课堂结构尽量完整,启承转合过渡比较分明,层次井然。(有些课上得好,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导致课的结构不完整,也是好课)

六、教师基本功好。如标通话标准;板书美观科学,书法上档次,课件制作精良,讲课开放自由,妙语连珠,教态自然大方,运用简笔画有档次,或需要半分钟的舞蹈或清唱很有功力,口头即席演讲功力非凡,理科教师解题能力很强……

回答供参考。

评优秀老师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教学成绩,这样做对吗

评优秀老师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教学成绩,这样做对吗?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我认为,评选优秀教师,只看教学成绩,也就是“所带的班在年级考试综合积分第一名的老师,就是每年的优秀老师,其它的不看”,这是一种简单的粗放型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原因有四:

违背国家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此“智育”为首,分数唯上,片面以追求教学成绩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严重忽视了学校的办学方向,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何谈“素质教育”,何谈“全面发展”,何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造成学校管理混乱

一所学校的内部管理,包括前勤和后勤,主科和副科,一线教师和教辅人员,涉及到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方面面,纷繁而复杂。科学、全面、细致的学校管理和评价方式,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具有很大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如果单纯只以教学成绩确定优秀教师,那么除此之外的其他工作如校务劳动、迎检加班、活动开展等常规工作教师们就不愿去做,或者相互推诿,容易造成学校的管理混乱和工作被动。

诱发教师恶性竞争

评选优秀教师,表面上看是一种荣誉奖励,其实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等相关联,涉及到教师们的切身利益,教师们非常敏感,尤为关注。这样的评价方式,势必引发学校内部教师的恶性竞争,为了“综合积分第一名”,一些教师可能会铤而走险,置职业道德、师德规范于不顾,挤赶差生,体罚学生,校外补课,弄虚作假等不正当竞争将越演越烈,甚至引发教师之间的矛盾,增加学校不稳定因素风险。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片面的评价导向,教师之间激烈的教学竞争,最后一定作用于无辜的学生,使全体学生成为这场竞争的替罪羊和受害者。高强度的教学竞争一旦拉开序幕,学生面对的将是铺天盖地的课堂作业,无休无止的题海训练,名目繁多的校外辅导,追逐名次的巨大压力等,课业负担将进一步加大,身心健康将得不到保障,由此可能会产生部分学生的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或者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把教学成绩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主要指标造成的危害很大,后果很重,教育主管部门应予以制止和纠正。目前通过多年的探索,比较合理的、易被教师接受的,也是比较科学的评选办法,就是以教学成绩(占比可达30—50%)为主、兼顾师德、出勤、工作量、教科研成果等的教师全面考核评价办法。这种办法,既突显了教师教学成绩,又兼顾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全面科学,公平公正,可以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地实践意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和大家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导,欢迎留评交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