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罗地网电影1955(周润发早期电影好看,还是他现在电影好看有哪些精彩片段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周润发早期电影好看,还是他现在电影好看有哪些精彩片段

早前有早前的经典,现在有现在的看点。一样的好看,一样的有魅力!

视频加载中...


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有哪些你最欣赏哪一位

四野名将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其实可以追溯到红25军长征途中的“独树镇战斗”,面对蒋军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团的突然袭击,红25军(只有3000人)自军政委以下抡起大刀与敌血搏,终于转危为安。尽管此战韩先楚表现神勇,可他毕竟还是一名营长,还算不上真正的“将领”,只能说是崭露头角。而韩先楚真正“一战成名”从而引起高层重视,还得说是1936年6月的“定边之战”。

(韩先楚《战将》剧照)

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还是一名小营长,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1935年11月的直罗镇战役中,红一方面军大破东北军,全歼其第109师,战斗中韩先楚率部最先突入敌师部所据守的镇子,毙中将师长牛元峰,战后即升任红15军团红75师223团团长。不久在东征山西期间,以一个团牵制了晋绥军五个团,同时保卫了红军总部的安全,直接被任命为中路军副司令以及红78师副师长、师长,终于迈入将军行列。

1936年5月,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和征粮扩红,红一方面军再次进行“西征”,打击对象是“宁马”的马鸿逵和马鸿宾两部,红军主力以红1军团、红15军团、陕北红军81师、骑兵团等部共15000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在司令员彭总的率领下杀入宁夏地区。在分两路前进的红15军团阵营中,韩先楚率领的红78师单独在北线行动。

1936年6月13日,红78师主力进至定边县城外围,听这县城名字就知道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没错,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之处,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称。其时定边四周城坚墙厚,非常的易守难攻,之前先后经过的红15军团之红73师、红75师都曾攻而不克,由于任务紧急,最终都只能绕城而过。

韩先楚不信这个邪,亲自到一线侦察,发现定边守敌(马鸿逵的一个骑兵营加一个保安团)既不弃城逃走,也不敢向红军开枪骚扰,因而同意前卫232团首长的判断:“敌之所以固守孤城不敢行动,一是惧怕被我围歼,二是怕弃城逃跑交不了账”,经过观察,韩先楚认为定边城墙虽然坚固,但高度有限,完全可以用云梯攻城。

韩先楚一边命令师主力第233、234团跑步赶来战场,一边致电野司、红15军团指挥部请求批准攻城,然而彭总的回电却是兜头一盆冷水:“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其实彭总的考虑也有道理,野战军在西征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尽量歼灭宁马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去攻击坚城,毕竟红军火力贫弱,又有红73、75师的失利教训在前。

然而韩先楚考虑再三,认为确实有把握攻下定边城,并且在西征过程中红1军团捷报连连,而红15军团的战绩乏善可陈,再不取得一次可观的胜利必将影响士气,于是第二次召集师、团两级指挥员开会商讨,韩先楚的意见是攻城虽然违令,但不打实在太可惜,错过这个机会,将来再攻取定边肯定要付出更大代价,而红军指挥员理应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临机决断。

红78师各级指挥员最终统一意见:坚决打!于是再电上级:“敌惧我歼,攻城可克,我师决计克城歼敌,望速核复”,然而野司的回电仍然是:“袭击定边,恐难奏效,仍照原计划前进”,红15军团部也来电命令红78师放弃攻城迅速西进。这可就麻烦了,彭总治军极严,敢违抗他的命令还真罕见,并且军团部也不支持攻城,韩先楚一时间犹豫起来。

认真分析完敌我情况,韩先楚仍然认为攻必可克,并且部队已经展开准备攻击,现在撤围亦将影响士气,于是韩先楚第三次召集师团干部会议,宣布决定红78师将违令攻城,所有后果由他一人承担。有戏说当时红78师还有特派员反对,遭到韩先楚斥责云云,那都是不成立的,真有野司或者军团部的特派员在场,韩先楚的攻城计划一准泡汤。

1936年6月14日凌晨,红78师按作战计划奋勇攻城,部队按照韩先楚“声东击西”的预定战术,以一个团佯攻城东,当马家军看到红军抬着云梯向城东方向扑来时,立即调集大部分力量聚集过来,企图负隅顽抗。一俟敌人中计,埋伏在城西和城南的两个团迅速发起攻击,仅用两小时便杀入城内全歼守敌,缴获大批弹药辎重,成为红15军团在西征路上的最大胜利。

韩先楚马不停蹄,破城后仅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定边,亲率红78师主力立刻开拔落实西进命令,一并向上级报告了定边战斗的胜利消息,可谓是两不耽误。不久军团转来彭总的复电:“你们敢于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于是韩先楚抗命克定边、反获彭总嘉奖电的事迹传遍三军,后来彭总对此曾经解释说:“当时顾虑,若定边攻取不下,会影响整个作战行动”。

此战过后韩先楚声名鹊起,旋调入红军大学深造,1937年8月出任第115师主力团688团副团长(红15军团主力红75师改编)。这就是上将韩先楚,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将军,你想不喜欢他都难!

(彭总在战将中的剧照)

历史上的李自成是怎么死的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驿卒出身,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张存孟起义军。后来,他辗转投入高迎祥麾下,随着义军不断壮大,作战勇猛的李自成被称为闯将,崇祯九年,他被推为闯王。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城,一举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不久,山海关一片石(地名)之战,大顺军遭吴三桂关宁铁骑和清军的联手夹击,惨败而回,李自成匆匆在明宫武英殿内举行即位典礼,随即放火焚烧宫殿并仓惶撤出只待了短短42天的北京城。

之后,面对清军与吴三桂部的追剿,李自成数战数败,被迫转战南北,并于1645年行军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他率20骑入山侦察地形(亦有打粮之说),突遭乡民袭击,李自成从此失联,不知所终。

一直到今天,关于李自成的迷踪和死因仍无确切说法。综合各类记载和传闻,大致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死于九宫山说”和“禅隐夹山寺说”。

据《明史》和《小腆纪年》以及《南疆逸史》等文献记载,李自成率大顺残军抵达湖北九宫山时,见闯王大势已去,队伍逐渐散去,自成本人领20骑进山,被乡民程九百、金一柏等人用铁锄 击毙。同治年间的《通山县志》对此也有记载。但“九宫山罹难说”也有两点可疑之处,首先是清英亲王阿济格在奏报中说闯王遗骸“尸朽莫辨”,其次是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在给唐王的奏报中说“职在九宫山已将李自成斩首,但亲兵将首级不慎丢失”。从他两人呈上的奏报可以看出,事发时他俩均未在场,也没亲自验看过闯王遗骸真伪,所以语气写的含混莫名,或许是从部下嘴里听来的消息。

民国学者申悦庐最先质疑闯王“九宫山死难说”,他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并未死于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某,他本人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老死于湖南石门县夹山灵泉寺。如此离奇诡异的说法,真的能信吗?

申悦庐这个推断主要依据是清顺治时期醴州知州何璘所作《书李自成后传》之阐述 ,何璘在经过实地考察,仔细询问当地老人以及寺僧后,认为李自成并未死在九宫山,而是制造假象,迷惑并摆脱清军以及南明政府军的追击。在从湖北公安逃到湖南澧州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大顺军将士见闯王再难成事,于是纷纷另谋出路。到安福县(今石门)境内时,李自成甩开十余名亲随,单独一人来到夹山灵泉寺剃度出家 ,他就是夹山寺的祖师“奉天玉大和尚”。

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奉天玉”暗含“奉天王”之意。“奉天”,一个老僧,要那么大的法号作甚?夹山寺内还收藏有奉天玉大和尚的画像,但其人双目炯炯,和《明史》记载的李自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