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后QB时代”报价服务 急需有序过
发布时间: 2023-07-11

3月15日起,六大货币经纪公司的债券报价已无法在QB(Qeubee)等报价软件上展示。Wind、DM(Dealing Matrix)等软件也仅能显示“上证做市报价”板块,即交易所的做市报价(券商做市)。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从相关报价中介和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在几家数据服务商中,QB是唯一一家集齐了六家货币经纪商实时行情的平台。但知情人士表示:“QB和国利(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签署了排他性协议,存在垄断的嫌疑,在被举报后被监管机构调查。如今除了QB,其他几家终端的报价展示也被一起关闭。”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但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如何做好报价展示服务的平稳过渡。记者获得的DM数据显示,周三,在债市货币经纪报价暂停接入数据平台的第一天,高收益信用债成交总量44.95亿元,较周二上升9.20%;其他产业债成交量1.95亿元,下滑48.85%。前者以往流动性就欠佳、交易不活跃,目前流动性更好的其他产业债首当其冲。

债市交易效率下降

3月14日下午,一则传言迅速发酵——货币中介公司内部接到通知,15日开始取消QB等资讯软件的债券报价。一时间,债券市场乱成一锅粥,各种加群、拉群的信息持续刷屏。

3月15日,业内人士对记者反馈,15日iDeal可以显示两家货币经纪商的数据,但其他终端都无法展示中介的数据,仅能展示交易所数据,即“上证做市报价”板块,“但数据显然并不齐全,交易效率较低,无法获得最好的报价,还是需要通过QQ群或Wind的WM(Wind Message)群来进行询价。”

某债券交易员表示,14日开始就加了几十个QQ群,15日各大QQ群疯狂闪烁,贯穿一整天的工作。“至少从上午的情况看,一片兵荒马乱。货币中介有六家,每一家中介又把现券分为利率、信用、存单、高收益债等不同报价群,也就是说,仅中介报价,就有近20个群,要是再算上同业建立的QQ报价群,每个交易员人均100个群。以往我需要找3年内、评级AA及以上、收益率4%左右的债券,只要在QB里输入条件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债券。但是现在,我瞎了。”

据记者了解,3月16日,这种较为低效的局面仍在持续,交易员要适应“新常态”恐怕还需一段时间。

事实上,监管机构和各大终端早前都已在积极准备应对措施。例如,14日晚间,在大家忙作一团加群的同时,CFETS Online发布消息表示,交易中心建立了基于本币交易平台和iDeal的多层次债券报价交易体系,向全市场机构提供债券市场信息。据悉,iDeal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面向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推出的即时通信平台,拥有交易辅助等功能。

3月14日下午,DM终端上线“上证做市报价”板块。通过该板块,交易员可以查看报价详情和具体成交数据,同时查看相应债券的成交走势;3月15日, Wind终端债券报价解决方案上线。进入万得债券报价功能界面即可查询所有债券的买卖双方报价信息,买入/卖出任一报价,并进行报价管理。同时,通过万得Wind终端内置的在线沟通系统WM,可以在线直接沟通洽谈;3月15日,QB也上线了“上证做市报价”板块。

不过,上述终端展示的都是交易所数据,即来自券商做市商,而并非六大货币经纪商,数据完整度仍有待提升。2月6日,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正式启动,首批参与做市的有12家券商。多家券商当时表示,将更好地发挥出做市商的市场价格发现能力,支持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展开全文

第一财经此前就报道,中国境内信用债市场缺乏成熟做市商,而境外成熟的债券市场虽本就不存在货币中介全市场展示报价,但有成熟的点对点询价模式,开展做市业务的投行(对应国内的券商),会以做市商的身份向市场提供询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做市商和做市商之间的交易,则由货币中介进行撮合。对于非做市商的投资者来说,要交易、询报价,就只能去找做市商。做市商把握了市场定价权。

据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债券报价软件主要是四个:QB、Wind、DM、iDeal。债券报价软件的核心功能是把全市场客户向六大货币经纪公司的债券买卖信息,通过软件的形式向市场投资者展示。目前市场使用率最高、占比最大的债券报价软件是QB。QB由森浦(Sumscope)资讯开发,将货币经纪公司的实时债券报价进行整合。

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准6家货币经纪公司,分别是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信唐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中诚宝捷思货币经纪有限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等。货币经纪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通过电子技术或其他手段专门从事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外汇交易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境内外的外汇市场交易、境内外货币市场交易、境内外债券市场交易、境内外衍生产品交易。

报价服务急需有序过渡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的发展表明了监管欲明确货币经纪公司报价数据的确权问题。亦有观点提出,为何中介拿着市场机构的交易数据,却反过来要向交易机构收费,且一年收费还达25万元?据悉,QB与国利方面签订的是排他性协议。

业内人士普遍对记者表示,理解对于报价中介的监管,不过目前的当务之急仍是让报价服务有序过渡。

“很久以前,中国资本市场有两个换手率问题——一个是股票市场的高换手率,另外一个是债券市场的低换手率。随着货币经纪业务的占比逐步提高,以及QB推动下债券报价的逐步透明,债券市场交易盘的资金量和参与方快速扩容,以利率债为代表的债券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换手率,市场定价非常充分。如果这一趋势能够延续,那么部分信用债的交易活跃度、换手率也能逐步提高,近期银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极度活跃就充分说明这一点。”上述交易员称。

但是随着债券报价软件的退出,债券市场交易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萎缩。DM数据显示,15日,平时交易更为活跃的其他产业债(除去高收益债)成交量1.95亿元,下滑48.85%。

根据记者的采访,各界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有几种。一种是维持现状,而这种情景则是最不利于债市交易效率的;另一种则是恢复各大报价软件的数据展示,但QB终端能否继续运作、国利的数据如何处理则有待观察;还有一种则是CFETS将报价数据归拢起来展示,即回收报价数据所有权。

某资深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CFETS将报价数据展示权回收没有太多争议,关键在于,当前iDeal的软件、系统、产品服务等仍有待完善,如果CFETS可以联合行业内几家报价终端一起优化产品、更好地打造新平台、提升交易效率,这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