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军紧追不舍,赵尚志决定:抗联化装成敌人的队伍,端他们老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艰苦,常常要与数倍于己的日伪军斗争,必须斗智斗勇才行。1936年5月,赵尚志率领抗联战士渡过松花江,来到了东兴镇(当时为东兴县),并很快遭遇了一次精彩的战斗。

在东兴镇不远的地方,有个蒙古山。赵尚志派人前去查看了环境,山上树林非常茂密,地形复杂,很适合打游击。所以,抗联队伍决定在这里留下一部分战士,发动群众,壮大力量,继续和日伪军抗争。

有一天,赵尚志正在开会商量这件事,侦查员忽然进来报告,三百多日军和二百多伪军,已经从四面包围了过来。抗联忽然遭遇敌人的情况太多了,赵尚志镇定的安排,由一连负责阻击敌人,其他部队从北边突围。

一连连长兼指导员韩玉书,立刻带人抢占蒙古山的制高点,迎接敌人的进攻。此时,日军已经兵临山下,他们立刻展开梯次队形,开始向山上发起进攻。抗联战士们躲在石头和大树后面,瞄准敌人等待命令。

一直等敌人爬过了半山腰,连眉毛眼睛都能看见了,韩连长才命令开火。一时间机枪步枪不停射击,手榴弹也漫天飞舞,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丢下很多尸体跑了回去。日军知道抗联占据了有利地形,开始用迫击炮和掷弹筒狂轰滥炸。

石块被炸得四处乱飞,很多树木也被炸断,泥土翻飞,烟尘滚滚。但是,抗联战士隐蔽得很好,没有一个人受伤。等敌人轰炸结束之后,大家又拍拍身上的泥土,等待敌人进攻。

日军指挥官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还是失败了。

抗击日军

从正面进攻看来很困难,敌人开始从侧面迂回,想偷袭抗联战士。但是,这一切已经被韩连长看在眼里,他立刻调整部署,占据有利地势,打击从侧面爬上来的敌人。就这么,日伪军连续四次进攻都被打退了。

此时,赵尚志也带领大部队猛冲,要突破包围圈。看到面前的敌人都是伪军,抗联战士就大喊:“伪军兄弟们,我们是赵尚志部队,不想死得快让开!”这些伪军有些是被抓来的穷人,有些是只想养家糊口的老百姓,根本不想为日军卖命。一听说是大名鼎鼎的赵尚志部队,赶紧往两边闪开,同时往天上放枪,大喊大叫的就让抗联战士出去了。

展开全文

到了下午四点多,主力部队已经撤到了安全区域,一连也接到命令,可以撤退了。此时敌人还在山脚下,准备进攻。韩连长留下一个班掩护,其他人从蒙古山山里撤退。敌人恰巧此时又开始进攻了,抗联战士边打边撤,情况十分危急。

正在这时候,天色忽然暗了下来,从西边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乌云,一声响雷之后,下起了瓢泼大雨。这雨下得昏天暗地,离远一点都看不清人,敌人害怕中埋伏不敢追太紧,抗联战士总算脱离了危险。

大部队虽然突出重围,但日伪军没有放弃,始终跟在抗联队伍的后面,紧追不舍。老战士已经习惯了在山林里急行军,虽然敌人在后面追着,但并不担心什么。少年连的小战士们不一样,他们大多都是十六岁左右的年龄,连续多天的急行军,特别疲惫。

总被日军在屁股后面追着,也不是办法啊!

赵尚志于是组织连以上干部开会,商量该怎么甩掉这个“尾巴”。大家一直被敌人追着,也都憋着一肚子气,纷纷表示可以打一仗。有些人认为可以找个好地形,打一次伏击。还有人觉得,可以绕到敌人的后面,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钅且(音同“池”)副官说:“敌人老窝在四合屯,侦查员昨天报告说,那里只有二十多伪军留守,咱们可以端他们老窝。”其他人一听,纷纷表示赞同,觉得可以连夜偷袭。赵尚志表示,夜袭不太现实,因为敌人就在身后,追得太紧了。

赵尚志说:“兵不厌诈嘛,我们可不可以化装成他们的人去四合屯呢?”大家一听,这是个好主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按照赵尚志的安排,大部队继续前进,派出三十多名经验丰富的战士,化装成伪军山林警察中队,端了敌人老窝。

于是,钅且副官化装成敌人中队长,骑一匹大黄马。黄副官又矮又胖,留着一小撮黑胡子,于是化装成日本军官,穿上日军军官服,骑上大洋马,根本看不出破绽来。

抗联三十多人的马队,大摇大摆上了公路,扬鞭飞奔。赵尚志临行前叮嘱他们,一定要胆子大,装得像,胆子越大越容易成功。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平时在密林里钻来钻去,现在走在公路上一点也不着急,信心满满地朝着四合屯去了。

四合屯是蒙古山脚下的一个村镇,一百多户人家,巴彦公路从村子里穿过,是附近日伪军的老巢。抗联战士远远地看到四合屯,不慌不忙地朝着村西头来了。进村的地方修了岗楼,上面站岗的伪军一看来了一大队人马,立刻端起枪大喊:“干什么的,站住!”

这要是真停下来,说不定还会引起怀疑呢。于是,一队人继续往里走,装扮成日军的黄副官,四平八稳地坐在大洋马上,穿着崭新的日本军官服,戴着白手套,一手扶着指挥刀,一手牵着马缰绳,趾高气昂的样子,完全都没露馅。

站岗的伪军一看这支队伍越来越近,一拉枪栓大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了!”钅且副官走在前面,开口大骂:“混蛋!你瞎了眼了,没看见日本参事官来了,还不快开门!”站岗的仔细一看,还真有一个日本军官来了,赶紧从岗楼下来,毕恭毕敬地说:“太君,是从哪里来的?”

黄副官不会日语,但平时学了几句骂人的日本话,这会儿叽里咕噜全用上了。那伪军被骂了一顿,灰头土脸、点头哈腰地说:“太君稍等,太君稍等,马上开门!”

很快,他就把日伪军兵营的大门打开了。

这里原来是一个大地主的四合院,被日本征用成了兵营。留守的伪军小头目,也不知道啥情况,一边打量着抗联战士一边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这句话还没说完,黄副官又骂了一句:“八嘎呀路!”

伪军头目还没来及说话,就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赶紧捂着脸连声道歉。之后,他就乖乖的把所有伪军叫出来,列队迎接日本军官。二十多个伪军战战兢兢地持枪排成两队,等候发落。

钅且副官大声命令:“立正!把枪放下!向后转,向前五步走!”伪军都乖乖的把枪放在了地上,老老实实走了几步。这时,几名抗联战士走过来,把地上的枪全部收了起来,看押着这些人。

另外一部分战士,则进到每间屋里搜查,寻找有用的东西。那个伪军小头目懵了啊,不明白什么情况,钅且副官走过来,直接下了他的手枪,顶在了他的腰上。小头目害怕了,不知道犯了啥错,拼命求饶:“请长官通融通融,帮忙说个情,下次再也不敢这样怠慢皇军了!”

钅且副官此时才说:“瞎眼虫!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是抗日联军,赵尚志的队伍!”这帮子伪军一听,更害怕了,赶紧下跪磕头求饶。钅且副官告诉他们:“大家不要怕,我们只要枪,不要命。只要你们保证今后不再欺负老百姓,不和我们找麻烦,就放你们回去。”一群伪军听到这里,赶紧点头答应。

就这么,抗联小分队一枪未发,就弄到了三十多支枪,两千多发子弹,还有很多吃的用的。大家把这些东西放在马背上,一把火烧了这个日伪军兵营,大大方方地回去了。

还在大山里追赶抗联的日伪军,当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自己老巢被端了。怎么办?只能灰溜溜地撤兵,赶紧跑回去了。

抗联就这么甩掉了“尾巴”,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艰苦,但在和日伪军的周旋中,也经常巧妙地化险为夷,把日军气得哇哇乱叫。这就是东北抗联,向他们致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