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操作技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高一生物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

  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2、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7、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8、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9、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⑤、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10、维持PH: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3-/H2PO42-);降低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11、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12、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3、动物细胞的处理:破裂用清水,细胞的失水用NaCl。注意搅拌。

  14、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15、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16、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17、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18、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19、补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所有有色鉴别反应: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
④染色(质)体+ 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红色(或紫色)
⑤淀粉+碘液 蓝色
⑥DNA+二苯胺试剂 蓝色(水浴加热)
⑦大肠杆菌+伊红-美蓝 产生紫色,略带金属光泽

高中生物单克隆抗体实验总结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单克隆抗体实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单克隆抗体实验总结

  (一)动物的选择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小白鼠和大白鼠,尤以小白鼠为好。就品系而言以Balb/c小白鼠应用最广,由于所有的小白鼠骨髓瘤系均从Balb/c小白鼠系诱导出来。Balb/c系小白鼠必须用纯系的,雌雄均可,以8~12周龄为宜。

  大白鼠也可,能产生较多量的单抗体。现在已经在小鼠杂交瘤的基础上,发展了小鼠-大鼠,小鼠-人以及人-人杂交瘤技术。

  (二)免疫

  一般而言,抗原的纯度不很重要,特别是免疫原性较强的抗原。

  免疫程序、剂量和方法是关系到是否能得到所需要的单抗体的关键之一。

  正常小鼠脾脏含有能产生各种不同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只纯种小白鼠估计能产生1.0×107~5.0×107种不同的抗体。因此一只正常的小白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融合,只能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获得某一种特定抗体。所以为了进步得到某种杂交瘤的机会,必须加强免疫,使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增加。

  B淋巴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获得阳性杂交瘤也有很大影响。有人以为处在转化时期的B淋巴细胞可能更易于融合,而免疫以后7~8天,固然是抗体产生的高峰时期,但形成有活力的杂交瘤细胞的可能反而减少。故一般以为加强免疫后的第三天应杀鼠取脾做细胞融合。

  1.可溶性抗原(蛋白质) 以1mg/ml~5mg/ml的溶液加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分多点小鼠皮下注射,总量为0.3ml~0.6ml,间隔3~5周再同样注射一次,10天后,断尾取血一滴,测抗体效价,选滴度高的小鼠做融合试验。一个月后可以经静脉(尾静脉)给予无佐剂抗原0.2ml~0.4ml,3~4天后,杀死小鼠取脾做融适用。

  2.颗粒性抗原 如抗原来源方便,可以不加佐剂而增加免疫次数,缩短间隔时间。例如用羊红血球免疫小白鼠,以1%浓度每只皮下注射0.2ml,每周2次,共免疫5~8次,取脾前3天,再免疫一次即可。有人以为最后一次免疫剂量要大,大到近于免疫耐受的程度更好。

  单抗技术是主要由抗原制备,免疫动物,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与鉴定等一系列实验组成的实验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中心环节,基本步骤是将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后加入PEG使细胞彼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