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托明月寄相思(我寄相思与明月的全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我寄相思与明月的全诗

“我寄相思与明月”的全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相思与明月”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是作者寄给贬谪远方的老友王昌龄的。 译文:暮春三月的江南,杨花满天,旋转着缓缓落地,伴着子规鸟的哀啼,仿佛子规鸟也能感受到我心中的悲凉与忧愁。我听说您被贬谪到龙标去的消息,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的这份忧愁、这份惆怅、这份同病相怜寄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它能随着东风,与君一道前往那古夜郎的西面。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以明月寄相思的诗句

以明月寄相思的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以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古诗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5、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0、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11、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12、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13、明月千里寄相思,淡淡的离愁

  1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8、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9、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2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9、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我寄相思予明月下一句

我寄相思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扩展资料:

整体赏析

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我把相思寄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通俗地说,“我把相思寄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我把相思寄明月、下一句是什么

我把相思寄明月,下一句是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白话释义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句规劝父亲--“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符合啊,孩儿,言语中听父亲的话违,懊悔孩童见识迷。我本来要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高明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官处州录事、绍兴路判官、庆元路推官等。后辞官隐居于宁波城南二十里的栎社,寓居于沈氏楼中,闭门谢客,埋头于诗词戏曲的创作。《琵琶记》即创作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到二十五年(1365年)之间。

《琵琶记》就戏剧文体来说是属于宋元南戏的范畴,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专名。它最初起源于南方的温州地区,原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据明人祝枝山《猥谈》记载道:“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

“我把相思寄明月”下一句是什么

1、“我把相思寄明月”的下一句是:奈何明月照沟渠,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把对你的思念托付给了月亮,怎奈月亮不懂我心,照了沟渠。

2、这句话出自《琵琶记》,由元末戏曲家高明(字则诚)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共42出。原文:“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3、南戏:是中国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地区

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

我托明月寄相思,爱语无声有谁知李树花开白如雪,曼随柳絮笑我痴翻译一下

我愿我的相思能让明月捎带给你知道,有谁能够明白我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