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震惊古代中外的永乐大阅兵,真相究竟如何?为什么美囯很少进行大阅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所谓震惊古代中外的永乐大阅兵,真相究竟如何

阅兵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的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奴隶制王朝。最初的阅兵是为狩猎而举行的仪式,每次在狩猎完成之后,部落的首领都会检阅士兵。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加强,历朝帝王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不同规模的阅兵活动。唐宋时,阅兵已成为军训的重要形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永乐大阅兵的背景

明朝的军士律规定,每年年终都要考阅一次,每三年大阅一次。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特别重视在京各营的军训活动。驻京的三大营中,专门有掌管军训的部门。

阅兵既能展示国家实力,又能扩大对外影响力,这一点古代也不例外。要说到古代规模最大的阅兵活动,当属明代永乐年间举办的一次“震惊中外”的阅兵活动。

这次规模空前的阅兵活动被称为“永乐大阅兵”,资料源自于九年前《科学大观园》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阅兵》的文章,下面先说详细内容。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主持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完善文官制度、创立内阁、编《永乐大典》、五征漠北、设奴儿干都司等大事。

朱棣即位后,明王朝形势并不乐观,内有藩王尾大不掉,外有鞑靼虎视眈眈。尽管明朝已经推翻暴元统治,但退到草原的蒙古人对朱棣来说还是一个大的威胁。

刚在中亚建立不久的帖木儿帝国,在奄奄一息的蒙古三大汗国的怂恿下,帖木儿发动了二十万军队讨伐明帝国。虽然帖木儿不幸的死在途中,但朱棣并不解气。

当时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也让朱棣甚是痛恨,他们曾阻止郑和的船队进入红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棣认为非常有必要展示一下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了。

永乐大阅兵的过程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派遣广东布政使参议陈诚出使中亚各国,之后各国的使团随陈诚回访大明。两年后,二十七国使团约六百人抵达明长城西头的嘉峪关。

朱棣令六千精骑一路护送,并顺道参观了明朝九边军镇。这九大军镇分别是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及甘肃镇。

明朝特意在每个军镇设立蒙回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政策,讲解九大军镇的军事布防和实力,这些都给各国使臣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底,使团抵达京城。

朱棣在紫禁城隆重的接见了各国使臣,在诸使臣皆行叩拜礼时,帖木儿帝国使臣以他国无此风俗为由,只行鞠躬礼,但朱棣并未在意。随后,使团前往江南观光。

永乐十九年三月(1421年),已经观光两个多月的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开始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也就是所说的阅兵活动,特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狩猎”活动在北京怀来进行,此次活动共调遣军队十万人,朱棣挑选了明朝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等精锐,先后演练了各种步骑合击等项目。

来自云贵一带的土狼兵和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弓弩齐射、长枪刺杀等军事科目。据文献记载是“军容齐整”、“兵甲鲜艳”、“步调如一”,使“列国使节俱惊”。

神机营的火器操练深深的震惊了各国使节,尤其是虎威炮、火龙枪、安南铳和火龙车等诸多先进武器的展示,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阅兵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观礼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大营再次接见了各国使节。这次在本国免跪的帖木儿帝国宰相阿尔都沙和副使盖苏耶丁,竟然带头下跪向朱棣磕头,每次“叩首触地”。

行完大礼后,阿尔都沙向朱棣进献了名马,并刻意说这匹马是帖木儿国王的父亲生前征战时的专用坐骑,这次送给陛下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朱棣则以书信相赠。

帖木儿副使盖苏耶丁在回忆录中说,他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保全了他的一世英名。阅兵之后,郑和也得以拜访了麦加城。

据说,这次阅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朝军力强大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之后中亚各国与明朝一直友好相处,帖木儿帝国共有六十多次使节来明。

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

关于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目前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永乐大阅兵”的信息来源于一篇名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阅兵》的文章中,但没有得到相关史料的印证。

在国内的现有史料中,没有找到永乐十九年“永乐大阅兵”的记载。但在史料《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了永乐十八年帖木儿帝国使臣出使明朝时目睹的一切。

书中提到了装备披甲执矛的明朝军队有十万人,与阅兵情节一样,但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专门的阅兵。书中也提到了使臣先不叩头而后来叩头的事实,但原因有别。

还是有人认为,使臣之所以会改变叩头,主要原因就是朱棣从进献的马上跌落下来,准备要流放帖木儿使臣时,使臣叩头求饶。这个解释让人有种很是别扭的感觉。

其实关于这次阅兵的详情,在中亚各国的典籍里有记载。到底是这次阅兵是根本不存在还是史料没有记载,从现有情况来看,很难得出结论,但古代阅兵不是稀罕事。

为什么美囯很少进行大阅兵

阅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和国力的象征,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会不定期的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和场合进行阅兵,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国家,从来不喜欢阅兵,从80年代之后就几乎没有阅过兵,这个国家就是目前世界上的头号强国,美国。

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尽兴阅兵呢?

首先我们要来看看阅兵的作用是什么,大阅兵是普通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和体现,而且可以凝聚一个国家的团结,尤其是展现出新式的武器时,迈着激昂的步伐,一股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同时也在向外秀肌肉,告诉别人,别惹我,敢动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美国也阅兵,但是和其他国家的阅兵不同,他们并不是展示出自己先进的武器,来告诉世界我多厉害,因为全世界都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国,没有国家敢招惹,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胆。而且美国的阅兵多是花车之类的。

美国所谓的“阅兵”就是让自己的海外驻军在双边联合演习时进行“阅兵”。

比如,在去年的美波“大西洋解决”演习开始前,美军与波兰军队总计2700辆车队进行军旗交换,在大街上行军,声势浩大;又比如大前年的日本自卫队阅兵仪式上,驻日美军也去参加日本的阅兵仪式。美军参加的这些所谓的“阅兵”与我们的不相同,他们是在别国的地盘上彰显自己有多强大,也是出于加强两国军队的合作。而我们则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发展壮大,是整个民族的喜事。美军从不不会在嘴上说自己多厉害,他们会用战争证明自己的武装力量实力。

第一次大阅兵上,哪些部队接受了检阅

1931年11月7日上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开始前,进行了中国工农红军大阅兵。这是一次鲜为人知的大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第一次大阅兵。受阅的红军部队有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各军的代表,红军学校,红军警卫部队,工农赤卫队和少先队的代表。

当时的红军刚刚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大围剿,连续打了好几个大胜仗,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受阅部队有的扛着缴获的枪支、钢炮,有的手拿梭镖大刀,分四路纵队依次通过主席台。你不要小看受阅红军的小钢炮,在那时,小钢炮比现在的坦克车装甲车都宝贝。

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领导骑马检阅了部队。那个时候,能骑马的都是将军和部队高官,骑一匹高头大马可比现在开一辆宝马还威风。最后,红军高级将领带领受阅部队进行了宣誓,经过检阅,红军战士士气大振。

这次阅兵虽然规模不大,程序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