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司棋已经失身于潘又安,她母亲为啥还不同意这门亲事
发布时间: 2023-07-06

《红楼梦》中最惨烈的一段故事,莫过于司棋和她的表弟潘又安的爱情。

作为迎春身边的大丫头,司棋本来是一个很有体面的奴仆。可是,这个大胆的丫头,竟然在清净女儿世界的大观园之中,私会表弟潘又安,又和潘又安互相赠送定情之物,她才在查抄大观园之后,被撵出了贾府。

其实,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司棋的爱情无可厚非,她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刚烈女子。可是,在古代的贵族家庭,这样的爱情,无疑是不能被接受的。司棋做的这件事,不仅让自己丢了面子,丢了里子,也让自己的家庭跟着蒙羞,甚至于连她的主子迎春,都有连带责任。

当司棋和潘又安在大观园中的幽会,被鸳鸯撞破的时候,潘又安第二天就逃走了。可是,当司棋也被撵出去之后没多久,潘又安又回来了。

按照古代的规矩,一个女子既然已经失身于一个男人,而且两个人又有很深的感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两个人成亲,这样两个人过去那些不太光彩的事,似乎也就可以遮掩过去了。

可是,当重新回来的潘又安,向司棋家提亲的时候,司棋的母亲却一口拒绝了这门亲事。司棋执意要嫁给潘又安,她母亲却骂道:“不害臊的东西,你心里要怎么样……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样?”也正是因为遭到了母亲的阻拦,刚烈的司棋,才“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

既然司棋和潘又安两情相悦,潘又安又愿意将司棋娶过门,司棋的母亲为何不愿意呢?其实,随后潘又安做的事,和司棋母亲的反应,才是对这种结局的巨大讽刺。

看到司棋死了,潘又安才从怀里掏出一盒子金珠首饰,说:“你们不用着急,我在外头发了财,原想着她才回来的,心也算是真了……”看到这一盒子金银珠宝,司棋母亲的态度也立刻就转换过来了,问潘又安为什么不早说。

从这个细节,我们不难看出来,司棋的母亲之所以不同意这门亲事,还是嫌弃潘又安太穷。要知道,贾母早就说过了,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司棋的母亲也不例外。虽然她在贾府算不上什么有体面的奴仆,但也是见惯了贾府中的奢靡富贵的。自从司棋做了迎春的贴身大丫头,她的母亲心里大概也存在一份期盼,希望女儿能成为迎春的陪嫁丫头,进而成为未来贾府姑爷的侍妾,就像袭人的母亲看到袭人和贾宝玉的亲密关系,立刻就放心了一样。

后来司棋被撵,她的母亲肯定死了这条心,但也并不会因此放弃给司棋找个有钱婆家的念头。同时,司棋当年既然能成了迎春房里的丫头,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的,要相貌有相貌,要精明有精明。等这个风头过去,八成也能找个条件很不错的婆家。要知道,贾府中的奴仆们,谁家里不是富得流油?一个从主人家里逃跑的小厮,自然无法和贾府中那些有钱的奴仆相提并论。

所以,司棋的母亲才看不上潘又安,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若是潘又安早就拿出来这一匣子珠宝,司棋的母亲恐怕早就点头同意了。这些珠宝,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潘又安要用珠宝来考验司棋,没想到却送了司棋的命。

一段最惨烈的爱情,画上了句号,但这段故事所表达出来的讽刺意味,却令人唏嘘不已。

来源:元宝的读书笔记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