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ing命令以及Ping命令的用法?ping命令怎么使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关于Ping命令以及Ping命令的用法

1、ping命令参数的含义和格式如下:ping+IP地址或主机域名。ping+IP地址或主机域名+命令参数。ping+命令参数+IP地址或主机域名。ping命令使用方法举例:首先用快捷键win+R调出运行命令框,输入cmd,点击确定,会弹出DOS窗口。

2、ping+IP地址或主机域名,后面不加命令参数。

3、命令参数为-t,表示不间断向目标地址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手动终止发送数据包,则按下Ctrl+C组合键,如图下。

4、命令参数为-n,表示向目标地址发送数据包的次数。如果-t和-n两个参数一起使用,ping命令将以放在后面的参数为准,比如“ping IP -t -n 10”,虽然使用了-t参数,但并不是一直ping下去,而是只ping 10次。

5、命令参数为-l,表示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情况下是32字节,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

ping命令怎么使用

1、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cd\”命令后按Enter键进入C盘根目录下,然后输入“ping 127.0.0.1”或者“ping 计算机名”按Enter键,如果能ping通则说明已经安装了该协议。

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ping+空格+ip地址”进行测验,如这里输入“ping 192.168.1.5”,如果能ping通则说明连通了。

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a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命令来根据IP地址获取域名,比如这里输入“ping-a 192.168.1.18”命令,获取该计算机得而名称为zoe。

4、默认情况下ping命令只执行4次,而要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则可在其命令后面加上“空格-t”,如“ping 192.168.1.18 -t”,按Ctrl+C组合键可将其强行中断。

Ping是典型的网络工具。Ping能够辨别网络功能的某些状态。这些网络功能的状态是日常网络故障诊断的基础。特别是Ping能够识别连接的二进制状态(也就是是否连通)。
假设网络是一个黑匣子,对此你事先一无所知。通过适当地刺激网络和分析网络的反应,正确地应用网络行为分析模型确定这个黑匣子的内部状态。

这就使网络工程师和用户不必专门访问网络的组成设备(也就是接口、交换机和路由器)就可以了解一个网络通道。

在使用Ping的情况下,这只能使简单的事情更加复杂。向一个IP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数据包,可以得到ICMP(互联网信报控制协议)应答,你就可以确定在网络路径上存在连接。这很简单,但是功能却非常强大,因为它可以指出更有趣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Ping要重复这个过程不只一次,然后进行统计评估。按照这种做法,Ping大体上可以确定往返时间(RTT)的统计变化以及丢包率(往返时间为无穷大)。根据这个额外的信息,可以稍微多的了解到网络通道中的一些信息,但是了解的并不多。

有没有可能吴啊萍是日本人的后代,翻译过来的名字意思也太奇怪

吴啊萍是不是日本人不重要,难道是日本人就可以谅解?倘若是中国人,这就是现代的民族汉奸和二鬼子,绝不可轻饶。

在德国敬一个纳粹里都得受法律严惩,这群混蛋竟然供奉屠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凶手。

希望政府加大惩治这类的犯罪行为!

命令提示符的ping和nslookup、tracert、tcping怎么理解

我的回答:这些都是网络上的测试命令。

虽然这不是我认证的领域,但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回答一下吧,对网络比较喜欢,也从事了多年的相关工作,所以对这些命令还是比较熟悉的。

我们今天的互联网是基于OSI七层网络模型而建立的,网络操作系统也是以这个网络模型为基础的。为了要理解这些命令,我们就需要理解一下我们现在所使用OSI七层网络结构。

其实这种结构是出于电脑之间相互连通的需要一步步的搭建起来的。这很容易理解,我们要想让两台电脑之间进行通信,首先就需要把它们之间连接起来。早期是没有无线网络的,就是用铜缆连接,利用铜缆传递比特信息,这一层就被定义为物理层。这一层主要是定义了各种连接设备,比如网线、光纤,它们的传输率等等。

现在物理层有了,但是数据在传输的时候不一定可靠啊,这就需要纠错和重发,于是就定义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这层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比特流信息不出现错误。

但是比特流信息直接发送的时候,需要对每个包进行编号,防止哪个包丢失,好通知源重发。这样科学家就建立了第三层,传输层。在这层上定义了网络协议UDP和TCP。

现在,在前3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解决计算机之间的链接和数据打包的问题了,然而,一个网络里不可能只有两台电脑,当我们有多台电脑的时候怎么办呢,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来路由器,说白了就是一个电脑的门牌号,并且给每台电脑分配一个地址,这就是IP协议。

有了IP协议之后,我们需要一个自动寻址的功能,这就是会话层。利用会话层可以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然而,有了会话层还是不够的,因为电脑的操作系统都不一样啊,它们之间还是没办法通信,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不同的电脑之间建立一种通用语言或者说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一个翻译,这就是表示层。

最后一层叫做应用层,这一层严格的说并不是一个什么协议,它使用了前6层定义的协议来建立一个对话,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去完成某种需求。

了解完网络的七层结构,我们需要回到正题上,看看这几个命令都干了什么

1、我在自己的电脑上用ping localhost命令ping了一下自己的主机,我们通过图1,可以看到,系统提示我发出了32个字节的一个(乒乓球)被打了出去,然后我的主机在1毫秒内返回了信息,表示所有的信息都收发成功。这意味着,我这个电脑的前4个层次是没问题的。

2、nslookup命令执行后,系统提示了我使用的DNS服务器的地址,我输入一个网址后,nslookup命令返回了这个网址的IP地址。所以,我们可以用nslookup命令来测试我们的DNS域名解析服务是不是好用。(见图2)

3、tracert命令叫做跟踪命令,它的作用是返回从我的主机到我要访问的主机之间经过的路径(地址)并返回经过每个路径的时候,那个节点的相应速度。(见图3)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命令,跟踪我们所经过的路径,或者是查看网络访问速度慢的原因在哪里。刚才我就是用这个命令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路由器,发现,由于我搬动了电脑,导致电脑的无线网卡信号不好,现在我调整了一下路由器的位置,已经恢复原来的速度了。

4、最后一个命令不是系统内部命令,我没测试,这是个外部小软件,主要是针对TCP监控的,也可以看到ping 值,即使机房禁PING,服务器禁PING了,也可以通过它来监控服务器的情况。除了ping ,它还有一个功能,监听端口的状态。

相信看完我的回答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