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怎么样的人生态度?“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千古名句,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此诗刻画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闲适生活,充满了雅趣与禅意。隐居终南山下,诗人王维乘兴而往,尽兴而归,在山林之中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诗人随遇而安、潇洒从容的精神写照。它不是故作高深的玄妙真理,也不是痛定思痛的警世箴言,只是在字里行间传达出诗人自有的空灵与闲静。水穷即止,云起而坐,率性而为,一切出自本心,一切顺其自然,自得其乐也。这一“行”一“坐”,一“看”一“起”,将诗人这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闲适之情,刻画到了极致。诗人不去刻意探幽取胜,而是在山林之间随时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瞬息万变之中,领悟到自由自在的乐趣,充满了闲适与从容。

这样的闲适与从容,绝不仅仅从水云之间寻觅,只为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雅与清幽。而是,随心而在,就像偶遇林叟,谈笑之间也要乘兴而起,尽兴而归,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尘埃,更忘却了人到中年经历过的坎坷与泥淖。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诗人饱经沧桑之后一种心灵的回归。它所秉持的,是佛家妙语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陶渊明笔下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已经将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追求本真,不故作高深,也不自怨自艾,一切求其自然。

诗人在山林之间与云水之间的顺其自然,是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的从容与平静,是勘破了繁华落尽的淡定与从容。他不再苦苦奢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不刻意追寻“曲径通幽别有天”。他只是一个悠闲到极致的闲人而已,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偶遇林叟,谈笑无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言有尽而意无穷,无论如何解读,都少不了禅意与雅趣。诗人这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根源于闲适而从容的心灵。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无需揣摩,就能感受到一种妙不可言的美好。

人生自有诗意,处处皆有禅机。繁华也好,落没也罢,平淡亦可,倘若我们随时能够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心境,真的就是“己心妩媚,则世界妩媚”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

“行至水穷处“,意思是说随意而行,随便走走,不知不觉来到流水的尽头,于是便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表示心情悠闲,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诗人此时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全诗什么意思

意思: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扩展资料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把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此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

“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终南别业-百科

行在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啥意思

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释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赏析:诗人随心而行,跟随着流水,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流水的尽头,于是就随地而坐,抬头仰望天空,看着白云悠悠飘荡,这也表现出诗人悠闲的心情,将自身置于这大自然中。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二、出自于《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义: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我理解,它蕴含的哲理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随遇而安,悠闲自得;二是遇到逆境,淡若自定。

我们先看看王维的原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是王维晚年时作的,他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此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小河的尽头,前面没有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看天上的云变幻,心情非常悠闲。通过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把诗人此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