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第三代,娶不起媳妇,怎么有后?这才是真实的“穷不过三代
发布时间: 2023-07-11

展开全文

我们先来看看“穷不过三代”的出处,“穷不过三代”大概的出自孔子所提出的“富不过三代”,后人就延伸除了一个相对的观点。“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最先源自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原文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由“富不过三代”我们导出了“穷不过三代”,很多人这样理解的,因为贫穷人家的孩子知道自我奋斗,所以到了第三代就不再贫穷,就可以翻身起家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和这个命题相关的话题,就是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意思是说,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就是强调子孙的自我奋斗,以至于被很多家长作为教子良方,甚至嘴上挂着“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样的口头禅,这听起来好像对待子女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由他去吧”的态度,更有甚者,这其实是被一些家长当作自己这辈子不奋斗,无需奋斗的借口。

不可质疑林则徐那段话的正确性,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我们的古语也有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的古语也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才能成功似乎成为我们文化的基因。但是,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磨难之下,经得住磨砺成为英雄终是少数,更多的是被磨难磨平,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时代的变革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不是所有的规律、言论永远都是不变的法则。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无疑是一个太平盛世,但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隋唐乱世才造就了那么多的草莽英雄,在太平盛世,却是阶层固化的时代。成大事业的机会越来越少,马云、王健林那种经济转轨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成功需要更多的成本,承担更大的风险,屌丝逆袭的故事很难再上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你让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成功,那得有多大的智慧,多好的运气?

出身的区别给人带来的差距,远不止在起点时的财富、受到的教育和拥有的资源这么简单,真正难以跨越的,并不是财富、资源和地位上的差距,而是家境的不同给一个孩子带来的格局和心态的巨大差异。这两项在这个社会阶层流动逐渐减少的时代,对于长大后年轻人的事业人生的影响,远比努力和天赋来的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刚才说了,这是一个要成功需要更多的成本,承担更大的风险的时代。而富裕人家的孩子,因为有资金,输了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有没有什么是输不起的底气,所以敢挑战高风险,也更能带来大收益。因为有底气,不会畏首畏尾,才会在做决策时更有魄力和大格局。

而寒门子弟呢,因为输不起,不敢输,所以要权衡利弊,考虑周全,可能这个时候市场机会已经稍纵即逝。我们在讲“穷不过三代,可是还有一个谚语是”“三代才出一个贵族’”,没有父辈一定的资源积累作为起点,儿辈想出人头地难上加难,李嘉诚、马云这些毕竟都是小概率,就好似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当作励志的榜样可以,但更要认清现实。

所以说,儿辈如果平庸,父辈的积累更显重要,否则,可能真的会是“穷不过三代”的结局。但是,我这里讲的“穷不过三代”是一个可能会引起大家争议的话题,就是:穷到第三代,还取得起媳妇吗?如果娶不起,那可不真是穷不过三代!

小结:

本文无意否定先贤们“道德传家,耕读传家”的古训,那是又一个命题,只是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养孩子,从来就没有什么顺其自然,更不会水到渠成,如果仅仅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到儿孙自有的“福”,那你该好好看看八字。

前两年,一篇很火的文章“没有伞的孩子更懂得奔跑”看似很有道理,可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所有的孩子都有奔跑的能力吗,我子若平凡,作为家长为什么不可以“未雨绸缪”。“穷不过三代”不是定律,更不是真理,是有前提假设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换个视角看问题,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