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与范曾谁的水平高(李苦禅的画和范曾比较谁更高一筹或者是觉得不在一个级别,谁境界更高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李苦禅的画和范曾比较谁更高一筹或者是觉得不在一个级别,谁境界更高

        演艺圈中,有的演员互相争论、撕扯、撕咬的场面并不少见。但是实际上,除了演艺圈,文艺圈中这样的场面也是会出现的。甚至还会出现像德云社中,郭德纲与曹云金撕破师徒脸皮的情况也很是常见。当然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并不会像郭德纲与曹云金一样摆在社交平台上争论,有的时候台下采访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来。李苦禅与范曾师徒二人,有的时候也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除此之外,两个人也是经常被拿来作比较。

01  李苦禅以及他的画

       出身贫寒的李苦禅,因为从小就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慢慢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为了能够让自己在艺术的征途上走的越远、越宽广,李苦禅在1923年拜齐白石为老师。在拜师学艺的这段时间里,李苦禅慢慢打磨自己的绘画技术。果不其然,靠着自己的天分,以及后天的努力,李苦禅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并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以及中国话研究员究院院务委员。

      要是说李苦禅的画,最能够体现他作品的大概是他笔下的鹰。他将鹰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这样的绘画水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八大山人和徐渭。毕竟这两个人在中国写意花鸟史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高度。但是,李苦禅也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他不仅将八大山人和徐渭的神韵、风骨继承下来,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不得不令人夸赞李苦禅的艺术造诣之高。

02  范曾以及他的画

        作为李苦禅弟子的范曾,在艺术上也有不小的造诣。除了绘画之外,范曾害擅长作诗,也因此有了诗人的称号。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古话,在很多人看来范曾可以说是超越了师父李苦禅。就单纯的说范曾的称谓的话,就相当之多了。比如说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等多个职务。至于范曾的绘画,可以说对于师父的作品也有不小的突破。他不仅仅只是在作画,他还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并且在这上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还很擅长师父李苦禅并不擅长的任务绘画。甚至,凭借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曾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03  李苦禅与范曾二人,谁的作品更好

        如果单纯的比较两个人的作品哪一个更好,很有可能会有双方粉丝各执一词的看法。其实,对比二者的作品是需要一个衡量标准的。如果,比较花鸟作品的话,在我看来李苦禅的作品要比范曾的作品更有韵味一些,尤其是李苦禅笔下的鹰是范曾很难达到的水平;如果说人物作品的话,在我看来范曾的作品相对来说更是细腻。总之,两个人的作品各有千秋,并不是能够进行简单对比的。

范曾为啥那么狂,扬言自己可以和古今中国的画家比权量力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缺点的,哪怕再知名的人物也不会例外。我们历史上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有弑兄囚父的骂名,明成祖朱棣有叔夺侄位的恶语。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者和狂妄者往往都会引起人们的争论,有的人觉得天才的狂妄理所应当,更多的人则认为山外有山,狂妄者不过是一叶障目的无知自大。

我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范曾就是一位狂妄的成功者,但是他的言语和品行却遭多方议论,比如他曾说出自己可以和古今中国的画家比权量力的豪言,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南开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惹人争议的大半生。

天赋异禀少年郎

范曾出生在一个累世诗书传家的文学世家,家中有十三代都是文人墨客。

1938年,敌军侵华,刚出生不久的范曾随家人避难于南通城外乡村潮桥。

1942年,四岁的范曾就可以在幼稚园的小儿比赛中诵读《岳阳楼记》和《木兰辞》,并且还自己作诗一首。到了读小学的年纪,范曾由城北小学转入母亲缪镜心先生担任校长的南通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小时候的范曾一直成绩优异且于绘画上颇有天赋,在十三岁那年就加入了南通市美术协会,还是南通三小画家之一。

范曾良好的家庭和聪颖的天赋让他一直受到多方名家的喜爱。1955年,十七岁的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又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华夏艺术网就为其开设书画专栏。大概就是这样的天资出众,让范曾有些年少轻狂,并且这份狂妄几乎伴随了他接下来的人生。

狂言妄语遭诋毁

他自己甚至说’’我也想谦虚,但是照镜子总觉得那个谦虚的自己是假的’’。

范曾在1979年访问日本,被日本誉为’’中国近代十大画家之一’’,1998年其作品《丽人行》就拍出了一千二百万的高价,八年前的胡润艺术榜更是公布范曾一年的作品成交总额达到九个多亿,其中1997年创作的一幅画就拍出近七千万。

他还曾蝉联过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称号。所以范曾的才气和名气都是被人承认和追捧的,但是狂妄者不管才名多高都是会被人诟病的。

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曾说’’美术界、学术界对范曾其人其画评价不高的人有很多,更别说他的诗和书法’’,而收藏家郭庆祥也曾吐槽范曾是’’自我吹嘘’’和’’过度包装’’。

许多人对他独特的书法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屎壳郎体’’,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国画也因为和恩师的反目而被人唾弃。

但是不管他人的恶意评价,包括因为范曾一系列忘恩负义行径引起的国内许多网友对他的评判辱骂,都没有影响到他的作品被收藏者竞拍出天价,比如两年前他的作品成交总额还位居艺术榜第四。

除了他人对范曾的恶意嘲讽,他也从未停止对另一个人的谩骂讽刺。这个人就是沈从文先生的表侄黄永玉。黄永玉先生也和范曾一样都是画家,两个人按理说不应该有什么仇怨,大概是因为黄永玉不忿表叔沈从文的遭遇,两个人又有些同行相轻。

黄永玉画什么,范曾总是要也画出点什么,两个人斗画斗得风生水起。范曾还曾画出了一幅人牵着咬着骨头状的狗起名为《无赖有感》,还为此画写了一篇万字长文从各个角度将黄永玉骂了个遍。

被世人称作’’酷老头’’的黄永玉当然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他在范曾被物理学家杨振宁夸赞是天才时画了一幅《你他妈又吹》嘲讽范曾,让人捧腹大笑。

反目成仇惹诟病

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这句话似乎从古至今就在流传。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相声演员曹云金在网上炮轰郭德纲事件就是一次最大的师徒反目。而范曾先生除了口出狂言引起的争议之外,大家对他人品上的质疑似乎更加严重。这些质疑就正是来自他曾和多位恩师反目。

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就曾就是范曾的恩师之一。彼时发范曾还是一个虽有天赋但名不见经传的初入门画家。李苦禅先生看他有如此高的绘画天赋将他收入门下,并且将自己毕生实现倾囊相授。

但是李老先生在晚年即将辞世的时候,却将范曾赶出门外不再承认有这个弟子。他甚至说出了’’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样沉重严厉的批判。

原来范曾在有了名气,书画作品被人追捧之后便飘飘然,他甚至和自己的恩师李苦禅称兄道弟,言语中也不再使用为人子弟该有的敬语。李老先生辞世的时候都特意嘱托家人不要范曾为其扶灵,其家人也在葬礼时将范曾拒之门外。

除了和李苦禅先生的恩怨情仇,沈从文先生也曾对他颇多关照却被他反咬一口。范曾在中央美院时曾以郭沫若先生的《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文姬归汉图》,当时郭沫若是文坛大家,而范曾还是美院学生,做此画目的不言而喻。

后来沈从文先生对《文姬归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