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忧三年是什么意思(古代官员守孝三年,职位空缺后是如何处理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古代官员守孝三年,职位空缺后是如何处理的

早在先秦,对居丧就有了一整套规定,父母与祖父母离世需要守孝三年,称作“丁忧”,不过那时这只是倡议,直到汉朝时期,丁忧才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硬性规矩。

居丧三年,对于官吏们来说就是所谓的“丁忧”,有人觉得丁忧就是辞职回家守孝,然而事实上可没这么简单,丁忧时期各方面都有繁琐的规矩。

吃:开始三天不能进食,表示哀伤没胃口,之后也只能粗茶淡饭清粥小菜,不能大鱼大肉更不能喝酒宴饮之类;

穿:要披麻戴孝,任何大红大绿鲜艳的衣服与绫罗绸缎都不能穿,最雷的是不能洗澡。

住:不能睡家里,要在坟边搭建草芦,“晓苫枕砖”,睡草席上,用砖头当枕头。

行:出入家门不能走正门,也不能走中阶。

其他:丁忧期间不能婚嫁迎娶,也不能过夫妻生活,不能听丝竹管弦,过年不能贴春联,任何喜庆娱乐活动全都不准。

显而易见,丁忧是一件苦事,但古人往往遵循得一丝不苟,甚至还出了很多丁忧的美谈,同时也有许多人因为违背丁忧的相关规制而受到严惩。

宋朝之前,人们对丁忧执行得很忠诚,毕竟从汉朝开始,官员们产生的主要途径除了出身门第之外就是“举荐”,而“孝”在当时是被举荐的重要标准之一。

正因如此,在将孝行作为入仕主要衡量标准的时代,丁忧被作为是当时孝的应有之行被极其看重,绝大多数人都很重视,人们在执行的时候当然也就相当严谨。

即便唐朝时期科举制已经比较完善,但对于孝依旧看重,在唐朝,“不孝”被列入“十恶不赦”之一的重罪,而且对此有详细的条款解释,其中就有丁忧期间嫁娶、作乐之类。

但是,丁忧很重要,可官员们丁忧一忧就是三年,位置空出来了,工作谁来做呢?于是,“夺情”制度应运而生。

夺情,又称作“夺情起复”,也就是夺其哀情令其复职,说的简单点就是,上面觉得守丧三年不合适,就会要求原本需要丁忧的人,回去执丧意思意思,然后赶紧回来继续工作。

丁忧有自己的一整套规矩,夺情也有:丁忧者闻丧后即刻汇报,回籍居丧百日,行“卒哭礼”之后,朝廷就出面命其夺情起复,丁忧者不能马上答应,要故意婉拒,几次三番之后才“无奈”答应夺情,回到岗位之上。

唐朝时期开始,夺情的名人就已经非常多,比如侯君集、长孙无忌、于志宁、房玄龄、姚崇、褚遂良、张九龄等等,都曾丁忧夺情。

丁忧夺情者,在三年居丧期间,在家穿丧服,上班穿低一级的服装,表示已除丧可正常办公,而夺情者也有禁忌,除了祭祀天地社稷,其他的吉事都不准参加。

能够享有被夺情对待的,通常都是朝廷要员,他们的职位突然空缺一时也难以填补,而低阶者的官印乌纱帽好不容易弄到手,不能随便丢了,所以他们往往主动求着被夺情。

宋太宗时期御史张廓在大中祥符九年上疏:京朝官定父母忧者,多因陈乞与免持服。

主动要求夺情这件事在宋朝算开了个头,但当时依旧重视孝道,这种事往往都比较少见,而且大多都是找关系暗中进行,并不普遍,然而到了明朝,就蔚然成风变成了一种习惯,明朝皇帝屡屡下诏,经常令丁忧者去职回籍,但效果甚微,清代亦是如此。

低阶尚且如此,末等的“吏”连求着夺情都没资格,所以他们干脆就瞒着不上报了,不过匿丧不报一旦被发现就是重罪,甚至要被充军,可即便如此,这么做的人还是如同过江之鲫。

丁忧在唐宋时期被破坏,与制度的设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寒门子弟通过努力都步入仕途,但他们对于辛苦得来的官位自然也非常珍惜,丁忧成为了很多寒门出身官吏的绊脚石。

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丁忧三年之后,原本的职位早就被顶替了,只能去候补的大队伍中重新等着,极少数人能够官复原职,何况丁忧之后去职降薪,需要蒙受很大经济损失,俸禄本来就很低的朝代,官吏们更加承受不住丁忧。

总而言之,古代官员丁忧,若职位太重要,一时无法补充,就只能夺情起复,可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人丁忧,迅速有旁人填补,古代候补的队伍规模可不小,位置空出来很快就会被填上。

“三年丧假”:古代皇帝和官员如何利用“丁忧”制度

“丁忧”的丁,解释为“当”,也就是遭遇的意思,所以字面上讲,丁忧就是遭遇忧伤。实际上,这个词不会泛指一般的忧愁伤心,和小老百姓也没什么关系。多数时候,丁忧是指父母去世,官员就要回家奔丧并守孝三年。

三年之丧有多重要

父母去世,在不同的人类社会里都是大伤心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尤其严重。孔子和学生宰予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儒家眼里丧事的地位。

宰予说,为父母守丧,要三年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会导致礼坏乐崩的惨痛结果。所以在他看来,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采用启发式教学:“爸爸妈妈去世还不久,你就吃好吃的,穿漂亮衣服,你心里安吗?”

没想到宰予竟然回了一个字:“安!”

孔子显然很愤怒也很伤心失望,说:“你心安理得的话,那就去做吧。君子在居丧期间,感受不到世间各种快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不去享乐。你心安理得的话,那就去做吧。”

宰予像,出自《至圣先贤半身像》册,元,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宰予认为守丧一年就够了,孔子相当生气,斥其“不仁”,足见孔子对三年之丧高度重视

宰予退出后,孔子想想还是气不平。他说,宰予真是 “不仁”,小孩出生,爸妈抱了你三年,爸妈去世,当然也要相应的回报。所以“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是普天之下都要遵守的规矩。宰予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慈爱吗?

由于宰予也是 《论语》认证过的孔门高弟 (十哲之一),贬得太低似乎也不妥,所以孔子的话里情绪怎么理解,有些争论,但孔子对三年之丧高度重视,那是没有疑问的。

可是宰予的担忧也很实在,守丧期间很多事都不能做,引起的麻烦绝不能小看。他在老师面前话不能说得太具体,后来儒家的敌人墨子,对三年之丧批判可就严重了:丧礼的规矩太多太重,严格遵守会导致人的体质下降;而且这段时间男人和女人不能交媾,会降低婴儿出生率;丧礼中又不能做很多工作,国家和社会都会因此瘫痪;既然这个国家人口又少,又穷,又没有足够的力量修城墙,这个国家就一定会遭到侵略;国家穷了之后,没钱去祭祀鬼神,上帝鬼神也就不会保佑你⋯⋯总之,儒家重视办丧事,简直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孔子的传人们,不会因为这些攻击而动摇。人活着除了利益,总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神圣感是怎么产生的?投入巨额的时间、精力和财富去做一件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事,乃是创造神圣感的必由之路,而神圣感有了,凝聚力也就在其中了。——今天我们也不必嘲笑儒生迂腐,实际上古今中外的人群,大概都很难跳出这种靠折腾找认同的套路,不过是程度有别,形式不同罢了。

在儒家经典里,丧礼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战国乱世百家争鸣,道术将为天下裂,儒家的主张当然不会被普遍遵守;秦朝焚书坑儒,更不会听信这一套,但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求官员们都守三年之丧,爸妈去世就应该离职,也就是后世所谓“丁忧”,想必就应该成为制度了吧?

然而并没有。

汉代官员的父母去世,正式的丧假大概只有几十天。要不要守三年之丧,整个汉朝一直没有形成制度。

有的官员坚持这么做,往往因此得到美名。汉成帝时的丞相薛宣,后母病死,他的弟弟薛修辞去官职守孝。薛宣公然说:“三年服,少能行之者。”薛修不听他的,坚持守孝三年,竟至于因此兄弟不和。汉哀帝时有个诸侯王,为母亲服丧三年,汉哀帝特别表彰他是“宗室仪表”,并加封了一万户给他。——凡此种种,正可见服三年丧并不是普遍的现象。

虽然汉朝史料有限,但是学者们还是梳理出风气的变化:东汉的官员守丧风气比西汉要盛,以至于朝廷似乎也默认了官员父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