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典故出自什么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典出石崇《金谷园诗序》:“余以元康六年(296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永礁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换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水,或列坐水滨,   时琴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此典原意是讲晋代石崇于金谷园宴请宾客,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的故事。后遂用于泛指酒宴上罚酒之数。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清人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诸位中有能诗的,各自做来;如不能者,罚依金谷酒数。”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