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反思(孩子教育,已经耗尽了所有家长一生的精力和财富,我们该如何反思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孩子教育,已经耗尽了所有家长一生的精力和财富,我们该如何反思

30年教龄,小县城的初中老师的切身体会。

带的学生中有成绩好的,但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占了多数。

成绩好的一般上了重点中学,大多数考起了211及以上的大学 ,他们毕业后一般(90%以上)离开了县城工作,甚至远离县城去了大城市和国外工作,慢慢的都没了联系。其中当年最得意的学生,当年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进了保密部门工作,父亲离世时安葬了一个月后才回来,后来母亲一个人在家离世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

成绩一般的有些进了县高,他们绝大多数毕业后上的专科,毕业后一半回了县城工作,另一半大多也在离县城不远的市里工作,大多数现在还有联系。成绩差的基本直接进入社会,留在县城工作,有打工的,务农的,做小生意的,几乎全部有联系。

以本校退休老师的孩子为例,他们两口子都是学校的退休教师,三个孩子都是我带过的,老大木讷老实,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父母动用各种关系让他在镇高上的高中,毕业后父母花高价让他上了个民办大专,毕业后在县城的小企业找了个工作,现在和父母在一起,孝敬父母,邻里和睦。老二成绩比较好,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后来考上了本省的一所211,毕业后去了沿海工作发展,并成了家,现在连春节都不回来了,据说连孩子都随了女方姓。老三是女孩,成绩一般,最终考起二本,留在不远的市里工作,过年过节还能经常回来看看。

在县城和市里工作的学生大多都还有联系,见面也能认识,见面后都很有礼貌,老师长,老师短的,留在县城的学生还经常叫我聚一聚,虽然他们很一般,但他们知恩图报,孝敬父母,邻里和睦,现在我觉得恰恰是这些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才是社会的基石。

有人说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孩子,难点在家长,你认为呢

现在普遍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的行为或习惯有问题,那么很可能这个家长在这方面也有问题。

这说明,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有多么重要,但是家长是成人,心理状态比孩子要复杂得多,已经不太能够改变,或者是不太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所以要改变确实是非常难的。而家长又必须适应孩子,去改变他的某些做法,所以说“难点在家长”有一定的道理。

幼儿教育它的对象就是针对幼儿,当然重点是孩子。幼儿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还会关心孩子的认知、心理成长、行为习惯、情绪变化等等方面。

因为孩子的特点就是幼稚,但又具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对孩子应该怎么教育,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教育0到3岁,主要在家庭。3到6岁是家园共育阶段。很多人说0到6岁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孩子0到6岁,家庭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采用和善而坚定的教育,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可以共同进步,避免过多的家庭冲突。

同时,倡导家长了懂得一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样当遇到孩子的问题是不至于焦虑、着急,甚至用错了方法。于是,这又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考验,他必须具备一定的育儿知识。

甚至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比如孩子到了四五岁,可能需要对他进行美育,很多家长给孩子丢进绘画班或者音乐班,但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越学越多,家长一无所知,在这方面家长和孩子就聊不到一起去。

要当一个好的家长,真的是非常的难,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当然,也许家长会发现自己的新大陆。


作者:Annie妈妈育儿,情绪教练、正面管教讲师、高级儿童情商指导师、儿童财商讲师。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

家长教育孩子时如何反省自我

一个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经常反省自己。这是因为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世界上唯一生动、形象、具体、鲜活、无法替代的教材,家长的品行特点对孩子将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所以不能任性而为。在自我反省方面,我是这样认为的,家长对孩子负的是一生的责任,所以应该考虑的是长远利益,重点应该放在品行、习惯等问题上,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关糸,使孩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