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不是伪科学?心理有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自愈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心理学是不是伪科学

如果心理学是伪科学的话,只怕我们老校长蔡元培、老所长唐钺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图片说明:现代七大科学群,心理学是其中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指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

科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条件性。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有条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物理学的牛顿定律,只适用于物体不太大、不太快(太大、太快要用到相对论物理学),也不太小(太小要用到量子物理学)的情况。
  2. 可证伪性。科学是能经得起检验的。比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预言了几种当时还没发现的元素,具有类似硼、铝和硅的性质,后来发现的钪、镓、锗正好一一对应。
  3. 自洽性。科学领域里的知识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比如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的维持,这和人们平时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感受是一致的。
  4. 具体性。科学研究的是具体的问题,不是笼统广泛的问题。比如生物学研究的是动植物微生物等等。

其次,什么是非科学:很简单,科学领域之外的都是非科学。也就是上面符合科学的几点缺了几条。

比如文学、艺术,它们具有条件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创作出来)、具体性(有具体的故事或描绘的事物、谱写的曲目、雕刻的东西……),但是没有可证伪性和自洽性(不需要证伪和自洽)。

又比如哲学,具有自洽性(自相矛盾就完了),但是没有条件性和具体性(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是普适的而不是具体的)。

宗教也不是科学,因为宗教不存在可证伪性(神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最后,什么是伪科学?很简单,任何非科学领域的东西自称为科学,就是伪科学。

这里面报含两个条件:

  1. 科学的条件性、可证伪性、自洽性和具体性,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这就属于非科学了)。
  2. 打肿脸充胖子,硬说自己具备科学性的所有特点。

文学、艺术、哲学从来没有自称为科学,所以它们不是伪科学。而那些“大师”、“神人”、“真人”,号称掌握“宇宙灵气”,“包治百病”的,肯定是伪科学。

最后,回到原题,我们来看看心理学是不是伪科学:

在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属于非科学。因为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哲学思辨的方式来完成的,缺乏实证证据支持,也就是可证伪性。比如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理论听上去不错,把人按照情绪稳定性和内外向分成4种气质类型,也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感受,但是没有实验证据支持。后来人们通过实验研究才发现,人确实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和人格维度,但和血液、胆汁等体液没有关系。

在现在,大部分心理学的领域属于科学,小部分分支领域还不能算科学。

  1. 条件性:心理学的实验和研究都是有条件的,比如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光照、温度等实验环境。比如我们所里用核磁共振机或脑电仪研究人类的大脑活动时,必须在电磁屏蔽的环境中才行,不然出来的全是环境电磁噪音。
  2. 可证伪性:心理学的研究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虽然很多原来的实验在重复的时候发现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请搜索“心理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危机”),但是随着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的进步,可重复性是在不断提高而非不断下降的。
  3. 自洽性:心理学的大部分理论是逻辑自洽的,有些分支领域存在争议,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对来访者的症状原因分析时有时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4. 具体性:心理学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如何治疗心理疾病,重要设备的面板如何设计才能防止人为操作的失误,在太空中如何减少孤独感,如何提高人们的利他行为,如何减少偏见和歧视……等等。

所以,从主流来看,心理学确实是科学,而不是伪科学。

推荐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著,窦东徽,刘肖岑 译,《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现在已经出到第10版了

-------中国心理学的艰难发展------------

1917年在蔡元培校长的支持下,北大教授陈大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2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暨各专门委员会联合成立大会,下设五个专门委员会:理化实业所、地质所、观象台、社会科学所、心理研究所,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中央研究院院长。1929年5月,心理研究所在北平正式成立,唐钺为首任所长。

(图片说明:1927年11月20日,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暨各专门委员会联合成立大会)

抗战开始后,心理所辗转长沙、贵阳、后到重庆,途中遗失大部分图书、仪器、设备,心理学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以史为鉴,不要再重蹈把心理学打成伪科学”的覆辙了。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支持心理学的话就点个赞吧

心理有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自愈吗

很高兴回答悟空提问!

心里有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学心理学知识治愈吗?

心理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心里学的知识是广泛的,治愈心理疾病和治愈生理疾病是一样的,对症才好,要根据心理哪方面的问题,用哪方面知识疏导。

心理有问题的人,我建议多学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说我,在头条选择心理领域的兴趣爱好,就是为了多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强大一下心灵,必要时,也能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已经心理有问题的人,要依靠通过学习完全治愈,不可能,心理问题的形成和性格有关系,和外界压力有关系,应该积极找专业心理医生配合治疗,多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做到辅助。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感谢邀请。

不能大多数决定,不能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还有很多人没有学,要根据自己的选择去选择选择。我只能说我为什么学心理。因为不仅会帮助有需要的人,还会提升自己的认知。所谓的心理学无非是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和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人生这一辈子都在认识自己,人无完人,也不是圣贤。就算我到老去的那一天,可能还不能够完全认识自己,我只想做自己尊重的人,尊重的自我。

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哪些

心理老师左叔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者,在高校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哪些?”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第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心理学是做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