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在现代政治,经济,艺术方面出过哪些有名人物?自动化专业是学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诸暨人在现代政治,经济,艺术方面出过哪些有名人物

  古代:
  西施
  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今浙江诸暨苎萝村人(在诸暨城南)。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王冕
  (约1287~约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杨维桢
  (1296-1370):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廉夫,号东维子、铁崖,别号铁笛道貌岸然人。泰定4年(1327年)进士,任天台县尹,继任钱清盐场司令,后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继升江西儒学提举。元末兵乱,避居富春山竺,遨游山水,以诗书自娱。明初,朱元璋召其编修礼乐书。杨维桢为元代诗坛领袖,书号“铁崖体”。长于乐府诗,多以史事及神话传说为题材。其诗好驰聘奇想,运用奇辞,有旷世金石声,所创《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书法以行草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有真迹传世。   
  陈洪绶
  (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是明末清初绘画、书法、诗文俱佳的艺术大师。其中造诣最高的是绘画。前人评论他的人物画“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现当代:
  张秋人(1898-1928),乳名友表,学名慕翰,别号秋莼,绍兴诸暨牌头人。19 20年中文毕业,赴沪求业,结识陈独秀、俞秀松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任教。随后,到湖南省立三师教授英语,会见了毛泽东。1926年3月到广东黄埔军校,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担任《政治周报》和政治教官,讲授《各国革命史》。“四.一二”******政变后,奉派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因黄埔军校学生告密,遭逮捕,1928年2月8日被杀害
  孙优贤 (1940- ),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浙大化学工程系并留校任教,历任浙大华工系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化工动态学及过程控制研究室副主任、工业控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控制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浙江省委副主席、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孙优贤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驾齐驱,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他在现代控制领域,在制浆、造纸、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有《造纸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等多部专著出版。
  袁道先 (1933~ ),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1950年人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学习矿床地质,1952年毕业,历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IGCP299379国际工程组主席。袁道先在近50年的地质工作中,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深人地质调查,60~70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了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80年代主持建成了岩溶水文地质实验场,进行水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为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水资源评价提出了新方法,同时又总结了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把地球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提出了岩溶环境学。
  徐承恩 (1927- ),石油炼制专家,工程院院院士,历任北京石油设计院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等职。1949年8月毕业于浙大化工系旋赴东北参加锦州合成厂的恢复建设工作,经过2年的努力,终于出油,为当时石油缺乏的中国作出了贡献。1953年调石油总局设计局工作,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先后参加设计、审核大庆等四个炼油厂各种类型炼油工艺装置,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主持审定了东方红炼油厂和国外一些炼油厂的多项设计。1989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的称号,1990年被中国石化公司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称号。
  吴中伦 (1913- ),全堂东阪人。生物学部委员,林业科学研究院副所长、研究员。1936年人南京金陵大学植物系,1946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林学博士,同年回国,任林业部造林司科长和总工程师,1956年夏,调人林业部林业研究所,先后任副所长、副院长等职。吴中伦一生从事我国林业发展的调查研究,还担任过《林业科学》主编,林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理事长等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小组成员。
  毛汉礼 (1919-1988),赵家毛家园人。1943年浙大史地系毕业后任中央气象研究所助理员,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留任副研究员职务,1954年回国,赴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1958-1961任海洋普查总指导,提出浅海跃层的研究方法,系统阐明渤海、东海的水文特征,并对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海水混合扩散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其著作《海洋科学》、《海洋理论评述》等对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与生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曾任中科院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地学部评委。
  斯建行 (1902-1964),古植物学家,地质学部委员。1926年北大地质系毕业,1928年赴德,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1947年赴美地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次年回国,1951年8月起历任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和地质古生物所所长。斯建行一生从事古植物学研究,发表140多篇论文专著,改变了以往中国地质工作者采集的植物化石依赖国外专家学者鉴定的状况,他对中国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纪植物化石、古植物分类、演化和分布都有独到的研究。其论《中国中生代植物》、《中国古生代植物图谱》等是我国古生物学研究上的宝贵遗产。

自动化专业是学什么的

自动化专业是学电路知识、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等。

自动化专业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自动化控制理论、电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传感器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化学工程、力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扩展资料:

自动化专业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机电工程、网络和通讯等诸多领域。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

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自动化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能够在高新科技领域从事各种自动化装置、自动化智能仪器、信息自动检测与处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大厦自动化和各种通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也可从事自动化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的研究队伍

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何毓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 孙优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卢 强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蔡鹤皋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