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世代传承的家庭家族文化土壤、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家风、家礼、家德、家学和家史文化等,钱氏世家文化也是这些家文化元素的统一体。

据检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该家族始祖吴越王钱缪的《武肃王八训》(以下简称《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亡家的教训,告诫子孙睦亲齐家,仁和处世,尊祖敬宗,恪守家风。二是《武肃王遗训》(以下简称《遗训》),该家训是钱缪临终前对子孙的嘱托。钱缪在介绍自己从军理政50余年经历后,告诫子孙体国恒民,"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待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训之中。三是广德钱氏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钱氏家训》。它在继承家训的基础上,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而成,保留了《八训》和《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是留给钱氏家族子孙的重要精神遗产,成为钱氏后人的人生行为指南。

从钱武肃王的家训中,可见其家德文化优良。《八训》列举了江西钟氏养子不训、亡败其家,河中王氏、幽州刘氏兄弟自相鱼肉、构讼破家、子孙皆绝等家族的沉痛教训,告诫子孙“兄弟如手足”“兄弟相同上下和睦”。钱文选辑《钱氏家训》之“家庭”篇更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该家族《埃山钱氏宗谱》中“治家”条也有云,“处家之道,当恩义兼至”“兄弟乃一体所分,全要休戚相关”等等。这种家德文化对子孙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良好家风一旦形成. 就能使家人耳濡目染,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钱氏世家尤其重视家风培育。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中都强调,"绍续家风、宣明礼教,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吾家门”“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

我国的家文化特别注重积累、传承,家学渊源使得子弟较早接受文化的开蒙教育,精湛的器物文化、艺术创作技能依靠家庭的代代相传,学术研究及其思想理论成果在家族后代子孙的传承中发扬光大。班彪与儿子班固、女儿班昭都是史学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书法大家,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都是文学大家。钱氏世家亦然,其家学传承的成功是家族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中国,家庭虽然小型化了,但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依然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基本单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情感归宿。唐朝名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全面梳理、汲取钱氏世家文化的积极成分,有利于促进家庭建设和家风培育。

(摘自陈延斌《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二:

展开全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犹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和家庭层面说,家风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浸润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灵,对家庭中每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都有深刻影响;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国风的基础。

什么样的家风才算好家风?如果说100个家庭有100个家风,那么也可以说100个好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引领家庭成员向上向善。好家风就是要“积善”并且要谨防“积不善”,这是判断好家风的标准。

好家风由家庭文化、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很多要素构成。向上向善的家庭具有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良好美德与行为,向上向善的家庭会主动拒绝不良行为。有人认为家风是自家的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但家风也要有家国情怀,要把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要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因此,好家风还要处理好"虚"与"实"、"小家"与"大家"这两对关系,这才是好家风的模样。

行为是家风的外部呈现,当我们描述某个家庭的家风时,常常会说一些具体行为,如"他们家爱运动,一家人经常去跑步""他们家很友善,见面总是主动打招呼""他们家挺懒,家门口从不打扫"……这些呈现出来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家风。家风的内核是价值观,家风的外显是行为,价值观通过行为呈现出来,固定为习惯并传承下来,最终成为家风。

建设良好家风要落到具体行动上,要先构建好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要重视沟通,还要形成好的学习氛围,更要重视规则和习惯。

(摘自孙宏艳《好家风要"有模有样"》)

1.下列对吴越钱氏人才辈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祖吴越王钱缪通过三篇家训总结了各大族的家教经验,并以此作为子孙行为的指南。

B.吴越钱氏将民本意识和家国情怀融入家训,形成优良的家德文化,进而影响代代后人。

C.吴越钱氏注重家风的培育,以优良家风来约束、激励子弟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

D.吴越钱氏特别注重家学传承,优良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得子弟较早接受文化的开蒙教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家风”,都认为优良的家风于家于国有重要作用。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关注到了“好家风”既要“积善”,又要谨防“积不善”。

C.同为说明"家风",材料一运用下定义的方法,材料二运用比喻的方法。

D.同为论证"家风"之重要性,材料一以引证为主,材料二以正反对比为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乡土中国》论述家庭:“‘家庭’这个社群是暂时性的。”

B.曹雪芹《红楼梦》:"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C.傅雷《傅雷家书》:“在家中维持有条理的常规,使一切井有条。”

D.巴金《家》:"家隔开夜的恐惧,没有隔开夜。家隔开雨的寒冷,没有隔开雨。"

4.《礼记·大学之道》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请结合材料对这句话的含义加以分析。(4分)

5.作为家庭中的晚辈,你可以为建设良好家风做些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石碣①

茅盾

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哧一声地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胡子,原来只有稀落落的几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闲着,萧让就总得去摸。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

玉臂匠金大坚简直的放下了刻字刀,双手按在石碣上呵呵大笑起来。

萧让得意地摇着头,随即把脸色放得更庄严:“我说,金二哥,怨不得,吴军师,那样叮嘱我来。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他收起了笑容,拿过刻字刀,低着头便又干他的一点一画的工作。

“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什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你真是!”萧让顿一顿,“呵,金二哥,不应该笑。我们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机密呀:全伙儿,一百单八位弟兄,就只有,你,我,吴军师,参预这机密。"

从工作中再抬起头来的金大坚本已有一句话冲到口边:正因为恁地,更加逗得人要笑呵!可是望见萧让的那样庄重的脸色,便不好说出来,只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算是百分之几的抗议。

这也瞒不过精明的萧让。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吴军师的“策略”的臭妙,他箫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落在石头上发出"滋拉,滋拉"的声音,仿佛是金大坚的暗笑;然而金大坚当真并没笑,他在那里认真地工作。

这使得萧让心里略略安定一点。毕竟这位老朋友还可靠。摸着稀落落的几根短胡子,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

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金大坚深觉得诧异,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吗?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吗

微信